第18章 一樣的月光(第1/3頁)
章節報錯
沒錯,換一套玩法!
如今的娛樂圈,什麼玩法最吃香?
無疑是走流量路線!
人人都痛恨飯圈文化,但人人都想成為其中的收益者。
其實流量一直是一箇中性詞,但是因為流量而帶來的負面反饋是在是太多了,所以大家總是談“流量”色變。
而且流量藝人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並不是隨便抓一個小鮮肉就能說他是流量。
一開始判斷一個藝人是不是流量明星,就是要看這個人可以帶來多少的話題和曝光。
而到了後面,人們漸漸就把沒有實力而空有曝光和粉絲的演員、歌手或者愛豆定義為流量明星。
原身的外形有做流量藝人的基礎,但是原身卻不屑於走這條他眼中的“捷徑”。
李爾則不同,為了活命,只要不觸及他原則底線,他都可以。
不然他也不會想盡一切手段來獲得可持續的曝光。
而且節目組的這番操作給了李爾很多啟示,他回憶起曾經地球上的那些流量明星,沒有一個人的“發跡”離得開這三個字——“美、強、慘”
美即外貌好,是吸粉的基礎,不管粉絲濾鏡多大,首先要看得過去。
強即實力強,是吸粉的關鍵,這個所謂的“強”其實跟一般人認為的“強”還不太一樣,只要粉絲覺得“強”就可以。
慘即經歷慘,是吸粉的核心,很多滿足前兩點的藝人遲遲難以擁有鐵粉,就是因為他們過於順遂,讓粉絲沒有參與感。
而當你覺得“哥哥姐姐只有我們”的時候,就是你被虐成死忠粉的時候。
為什麼大家總說“黑紅也是紅”,對滿足前兩項條件的藝人來說,只要沒啥大過錯,挺過“黑”往往就能迎來“大紅大紫”。
因此對李爾來說,網路上針對他的負面評論,絕對是加速他成長的催化劑。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好好管理粉絲,絕對不能因為他們而讓自己“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而這肯定需要專業人員的運營。
看來簽約的事情要抓緊了,不僅如此,專輯的製作也要抓緊。
距他穿越過來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還剩兩個月的時間,時間還是太緊張了。
。。。。。。
節目播出後的第二天就是第二個賽段的錄製,這個賽段也叫隊內淘汰賽。
顧名思義,就是每隊內的8名學員兩兩pk,決出隊內4強。
一開始就是劉喜導師的團隊,他們團隊有個響亮的名字——“就是第一隊”
這一階段,決定他們去留的不止有導師,還有受邀而來的專業評審,他們有的是樂評人,有的是獨立音樂人,有的是公關媒體。
這些專業評審一共有51人,每人一票,導師手中有10票,一共61票決定選手的命運。
所以這一階段也可以看做是專業市場對選手作品的檢驗。
這次的舞臺依舊沿襲著紅白金的配色,不過看上去略有升級,看來節目組更有錢了。
而且主持又多唸了好幾個新廣告商的名字,再次證明節目組又掙錢了。
李爾心裡哀怨,節目組掙得盆滿缽滿,可他到現在還是一分錢未進。
哪怕《蘭亭序》live版已經進入了圈圈音樂新歌榜的第4,也是唯一一首進入前十的歌曲,他現在也賺不到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