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梟無奈的看著書院的學生眼饞,熊賜履說得對。對人才的拔苗助長,其實就是在毀滅人才。那些正在考試的孩子,有些裝耳撓腮,有些奮筆疾書。還有些,乾脆對著考卷傻瞪眼。
一千三百多名學生,錄取一半也有六百多人。這還是第一期,今後每年都會有這樣一批。
京城試點成功之後,接下來就是濟南、天津、錦州、濟南。至於西安,因為回鶻叛亂的事情,估計得緩上一緩。
李梟、張煌言和孫承宗滿意而歸。對於這次考試,三個人非常滿意。而且三個人一致決定,這一批的學員畢業之後,除了留校的全都分配出去當老師。
這些人就像是一快快酵母,只要給他們合適的環境,他們就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好娃娃出來。
李梟知道,光靠自己堆科技。大明的繁榮就像是沙子做的城堡,來一陣颱風就會被吹垮掉。只有徹底開啟民智,才能不斷的創新才能不斷的有新東西出來。三十年之後,自己要面對的或許就是一個工業化的大明帝國。
到了那個時候,堅船利炮的就不是西洋列強,而是文化歷史悠久的大明帝國。
晚飯的時候,孫承宗飯量很好。足足吃了一隻烤鴨子,五糧液的高階版本,五糧液特釀也來了一小壺。看老傢伙的精神頭,可以打的死老虎。李梟非常希望,自己七十了也能有這副好身體。
“梟哥兒說的對,這些學生畢業之後,都弄去教書。學習好的繼續教中學,學習差一些的去教小學。從娃娃抓起,這話說的太對了。咱們大明的孩子如果都識字,咱們大明的未來就有希望。”孫承宗笑呵呵的又幹了一盅,旁邊捧著酒壺的孫之潔非常擔心。
有心不想繼續倒酒,結果孫承宗一個眼神兒過來,孫之潔趕忙巴巴的給倒滿。
“是啊!把這些娃娃送到官場上去,才是對他們的迫害。”張煌言附和道。
“第一回聽說,給人官兒當是迫害。”孫之潔小聲的嘟囔了一句。
多少年了,學子們發奮讀書其實就是為了當官兒。所謂學得文武藝賣予帝王家,當官成為人上人,改變家族命運,就是這些學生辛苦學習的原動力。
現在居然有人說給人官兒當是迫害,孫之潔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
“這裡哪有你插嘴的份兒。”孫承宗不滿了看了一眼孫子。
這已經是孫家最出挑的子孫,卻還想不通這一層。看起來,這孩子得下到地方上歷練一下。總是在自己這裡待著,遲早待傻了。
孫之潔不敢說話,趁著給張煌言倒酒的當口遮掩過去。
“孩子說的,其實是大部分人都不解的事情。給人官兒當,還是害人?三十年前給老夫說這事情,老夫會一口唾沫啐過去。可這些年經歷了這麼多,又在兗州待了幾年,總算是看得明白些。
之潔!你是個伶俐的孩子,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會明白嘍。
那年我路過兗州下面一個村子,正碰上一樁事情。你看看你如果是地方官兒,這事情要怎麼辦!”
“張先生您說,小子聽著。”孫之潔趕忙躬身施禮,能得到張煌言的言傳身教,這可不容易。如果不是爺爺孫承宗的面子,求都求不來。
李梟也來了興致,一邊吃烤鴨子一邊看著張煌言等著他講故事。
“話說那一年到了那村子,正趕上村子裡面的一樁公案。一家裡姐姐坐月子,孃家妹妹來侍候姐姐月子。沒想到姐夫狼心狗肺,居然把小姨子給強佔了。你說說,如果是你,要如何斷案?”
“這有何難!按照《大明律》奸**女其罪當誅,就算是小姨子,也不能例外。最輕的處置,也得把那姐夫痛打一頓,然後流放嶺南才行。”孫之潔雖然沒有學習過《大明律》,但這種非常明顯的案子還是斷得清的。
“哎!你猜猜地方上的小吏是怎麼斷的?”張煌言笑著看了一眼孫之潔,笑容中頗多玩味。
“跟我一同去的是衙門裡的一名押司,還有鄉里的一名里正。孃家爹,還有婆家爹。
大家團團坐在絲瓜藤下面,一邊吃著瓜一邊商量事情。孃家爹唉聲嘆氣,婆家爹小心侍候。生怕孃家人一生氣,兒子的小命就此斷送。
一堆人沒一個說話,最後還是里正說話。
他說這事情既然已經出了,如果公了那就讓押司把人帶走關進大牢,等候大老爺判案。說的跟之潔說的不差,最輕的是流放,判得重一些就是秋後問斬。
婆家人哀求,孃家人也不吱聲。里正看到這裡,又說!
如果不願意公了,那還可以私了。第一,這件事情不能傳揚出去。女娃子的名節還是重要的!
孃家爹立刻說了聲:中!
第二呢,這女娃子現在學習蘇繡。將來如果能夠到蘇州去當繡工,必須由這位姐夫出學費和盤纏,並且今後如果出嫁,姐夫要出嫁妝錢的一倍算作賠償。
如果女娃子沒考上繡工,則姐夫也要出比姐姐多一倍的價錢,把女娃子娶進門。進門之後,兩姐妹共侍一夫。姐夫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得欺辱打罵。今後生下孩子,也要一視同仁才行。”
“這裡正該死,居然敢歪曲大明律法。如果都像他這樣斷糊塗案,鄉野間還不禮崩樂壞。”孫之潔有些升起,這明明就是和稀泥,根本不講律法。這和爺爺倡導的依法治國,簡直是背道而馳。
“閉嘴!”孫承宗呵斥了一句,示意張煌言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