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錦州設軍府,百戶設一軍屯,軍屯設百戶長。十個軍屯,設一折衝都尉。每個軍屯要自己豎立寨牆,每屯選二十精壯男子為軍戶。農戶每年要為軍府服徭役十五天。
農戶的田畝收成兩成要繳納給軍府,軍戶可免除稅賦,同時也免除徭役。軍戶每月要在折衝都尉的帶領下訓練六天,戰時軍戶要在折衝都尉的帶領下,迅速前往軍府報道……!”
李梟一邊說,旁邊的書吏一邊記錄。
孫承宗拿起來仔細的看著,然後遞給了毛文龍:“你這是要恢復唐時的府兵制度,不過有些地方改動了些。小子,你可要想好了。擅自改動朝廷兵制,如果御史彈劾下來,你小子吃不了兜著走。”
“府兵制度算是最好的藏兵於民的制度,不過唐時的府兵要自帶馬匹和裝備參戰。咱們這裡裝備都由軍府提供,至於馬匹嘛。今後慢慢再說!”不是李梟不想養馬,實在因為沒錢。買馬要錢,養馬更是費錢。
騎兵這種昂貴的兵種,李梟暫時還不準備大規模裝備,有滿桂帶領的蒙古騎士頂一陣子應該沒問題。
“盛唐之所以強盛,跟府兵制度有絕大的關係。府兵最彪悍的年代,正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強橫如突厥人,都被關中府兵打得落花流水。草原上的雄鷹頡利,也不得不成為太宗豢養的一隻肥豬。
只可惜後來征伐過度,才導致府兵制度的崩壞。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毛文龍肚子裡也有些學問,看過李梟寫的東西之後,開始懷念強盛的大唐。
吟誦《兵車行》時那迷離的小眼神兒,像是想到了心上人的小夥子。
“府兵制度之所以崩塌,完全是大唐開邊過遠,導致府兵要常年累月戍邊不能回家。咱們遼東沒有這樣的問題,遼東地方就這麼大,沒有常年累月這一說。”李梟這些日子,就琢磨著怎麼在遼東建立新秩序。
朱元璋那一套軍戶制度已經徹底崩塌,大明的軍戶完全成為了底層軍官的奴隸。當兵的別說自豪感,就連飯都吃不飽。讓他們上陣殺敵,那還不借兩條腿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