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梟看到這三個條件,無奈的撇撇嘴。論政治手腕,還是孫承宗和毛文龍這兩隻老狐狸高。
第一項要了錢,給了陣亡和傷殘將士們撫卹。只是為了這一條,遼軍也得捏鼻子認了魏良卿冒領軍功的事情。都是軍中袍澤,誰也不願意看到死去的戰友沒有下場。要知道當兵這一行就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說不定下一次就是自己倒黴。
第二條可就是要地了,這也是為了遼軍傷殘將士們考慮。將士們只能歡呼!至於李梟往裡面塞些私貨,誰也不會說啥。畢竟遼東很大,幾萬人還分不乾淨。
第三條就厲害了,原則上李梟可以任命一大批從七品到六品的官員。也可以說,只要李梟願意,他想讓誰當官誰就能當官兒。
這些人上任之後聽誰的話,那可就呼之欲出了。誰給當的官兒就擁護誰,這沒啥可說的。
只要這三條落實,李梟就是實打實的遼東土皇帝。所有的地他自己分,所有的官員他自己任命,這不是土皇上是啥。
魏良卿哪管你李梟成不成軍閥,老子封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一切免談。
不得不說,魏良卿辦事非常有效率。毛文龍的請功摺子上去三天,戶部就飛馬派人送來三十萬兩銀子的提單。另外,吏部也批下來兩百多張空白告身。都是蓋了大印的,只要把名字填上去就是正式的委任狀。
“呵呵!有了這些東西,遼軍就算是捏在咱們手裡。說到底啊,這誰給發銀子,誰給發土地,當兵的心就向著誰。”毛文龍手裡拿著一沓子告身,孫承宗正在整理丈量出來的土地。
不量不知道,單單是山海關到錦州這中間地面積就好大。二十萬人塞在裡面,好像一點兒都不擠。這遼東還真他孃的大!
“哎呀這地方再大也不行,現在就缺人了。這小子回覺華島放皇太極去了,這二十萬人的事情就黃了。只要回來七萬多被掠走的漢人,這地還富裕好多。”
“人少了,糧食的消耗也少了好多。這剛過完年,二十萬人咱們得養到夏天能結東西的時候。這得太多的錢養活,哎……!也難為這小子了,今年還不到十九歲,就要挑起這麼大個攤子。”
“欲帶皇冠必承其重,這小子……!”孫承宗覺得說錯了話,和毛文龍對視一眼,都露出了詭異的微笑。
兩個老傢伙說話的時候,屋子裡面沒有第三個人。
同樣在京城,屋子裡面也只有兩個人在說話。說話的也是兩個老傢伙,不過這兩個老傢伙的身份比較特殊而已。
“大哥,聽說北邊跟韃子對陣打勝了?還殺了上萬的韃子,咱們大明還有這麼能打的將軍?主子讓我來問問,那將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能不能拉攏一下為咱們所用。”王承恩瞧瞧門口,小聲的問王體乾。
“說起那個將軍,咱家倒是認識,那個小子叫做李梟。算起來今年也不夠二十歲,前年炸順天府的事情你還記得麼?”王體乾坐到了椅子上,端起茶杯一邊喝茶一邊說。這個二弟就是太小心,自己的書房沒人可以靠近。管事就在門口看著,擅自靠近者格殺勿論。
“記得!高攀龍氣得要死,聽說跟黃尊素也有關係。”這麼大的事情,王承恩想忘記都難。京城裡面就這件事情已經流傳出好多個版本,最香豔的就是黃尊素的兒子跟人搶粉頭的故事。
“嗯!那件事情就是這個李梟做的,當時順天府的差役抓了他弟弟。這是在京城,他就敢帶著兵衝到衙門裡。硬是把他的弟弟給劫了出來。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魏忠賢連夜進宮為他求情。這小子也是個會來事兒的,乾清宮門口那面大穿衣鏡就是他送的。你知道的,當今陛下就是喜歡這一口。他的罪名硬生生的給免了,這小子還給皇宮換上了玻璃窗。陛下現在很器重這個小子,告訴你個事情。孫承宗辭了差事之後,也到了他軍中。
這訊息是孫承宗給陛下的私信裡面提到的,能把私信繞過魏忠賢送到陛下手裡。你說李梟這份兒能耐大不大!”
“這倒是難了,沒有魏忠賢的點頭。一個紙片都難送到陛下眼前,這小子怎麼做到的。”王承恩也認定,這樣做難度非常大。他自詡在京城手眼通天,也做不到。
“嘿嘿!他手下一個姓謝的,送了客氏一個玻璃球子。這信是客氏親自送到陛下手裡的,魏忠賢知道之後氣得腦袋冒煙,卻拿客氏沒辦法。”
“客氏見過的東西多了去,會為了一個玻璃球子……!”
“你不知道,那玻璃球子裡面封了一個飛天。反彈琵琶的造型栩栩如生,你哥哥我也是見過世面的,這樣的寶貝還是第一次見。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小子有孫承宗甘心當幕僚。你說說這小子有沒有道行!”
“主子的意思是能不能拉攏過來,為咱們所用。主子將來肯定要用兵的,現在放眼大明精銳,也就是李梟手下的兵了。其他的別說去打韃子,就是見到韃子就尿了。這樣的兵不抓在主子手裡,主子不放心。”
“這有些難!魏忠賢也在拉他,聽說魏良卿去了一趟山海關,回來就答應戶部撥三十萬兩銀子給他。年前的時候,已經撥了二十萬兩。據我所知,李梟可沒給魏忠賢送什麼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