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方聯參部內。

李正在眾多的螢幕前來回踱步。

此時,其中一個螢幕上顯示的是270部隊頭盔攝像頭拍攝到的場景——

黑暗的夜色,呼呼的風聲,還有就是遠處地面上的白雪和山巒。

派出了三個特種作戰連。

每一個都很關鍵。

現在,古裡走廊方向李兵帶領的那支特戰連是最讓李正擔心的。

他們的落點是否正確,不,應該說是否能夠安全落地,這是整個東北段行動是否能成功的關鍵。

一個連是阻擋不了大建制白軍增員行動的,之所以空投這個連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一旦紅鐵聯軍從西北方向開始進攻,那麼白方東北七邦的那些民地武組織也會同時起事。

他們的任務是在白方東北七邦邊境駐軍後方造成騷亂,或者襲擊其後勤運輸線路,讓在邊界附近和紅方交戰的部隊無法集中精力對紅方發起進攻。

而一旦白方獲知訊息,必定會派出部隊增援。

增援路線必定選擇最佳的路線,那就是古裡走廊。

換做從前,如果北斗系統未被摧毀,可以透過空中偵察的方式確定白方軍隊動向,然後引導紅方的火箭炮部隊洗地,截斷對方的增援之路。

只是現在北斗系統已經接近癱瘓狀態,很難為遠火部隊提供精確制導,如果僅僅使用慣性制導又無法對地面的白方步兵及裝甲部隊形成精確打擊,到時候事倍功半不說,無法阻攔白方部隊增援東北七邦這才是最要命的關鍵所在。

270投送到古裡走廊附近地區的這支特種作戰連的任務並非要直接阻擊,而是以小隊模式分散到各個關鍵的隘口和道路附近,一旦發現白方大部隊經過,立即將座標及情報回傳,然後充當“眼睛”,引導紅方炮火進行攻擊。

這就是特種部隊的其中一種特殊的用途。

而270投送到東北七邦東面叢林裡的一支特種連則是負責地面引導。

為什麼要地面引導?

因為紅方打算將大量的武器空投到該處,送給這些民地武反抗力量。

要什麼給什麼。

只要會用,都給。

槍、炮、無人機、各種單兵防空導彈以及火箭筒。

那些已經和白方軍隊作戰多年經驗豐富的民地武反抗組織成員拿到這些武器將會如虎添翼。

而接受大量空投,必須有地面引導,也必須有一支分隊進入和當地組織接頭。

270部隊建立之初,其中一個性質就類似藍方的綠扁帽,負責組織和引導敵後武裝力量,讓他們以游擊戰、襲擾戰甚至可以正面和白方部隊對抗,對抗的同時甚至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空中力量支援或者是遠火支援。

既然開打,紅方這次毫不留手,畢竟己方此時的處境危險,東西兩線作戰壓力太大,只要有利於打垮白方的手段,能用都用,不用考慮任何原則之類的問題。

戰爭,就是要贏。

贏了,勝者才有資格談原則。

古裡走廊附近的空域,李兵看了一眼高度計。

飛了那麼久,高度居然還有六千米。

他的衣服外層已經能看到薄薄的冰霜,溫度低到令人髮指。

雖然身上的裝備和衣物都是高科技的結晶,能夠抵禦極度的嚴寒,即便臉上到頭上任何一寸都被氧氣罩、頭盔面罩等等覆蓋,可那種冷彷彿從心底裡鑽出來似的,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哆唆。

前方的黑暗中,有數盞綠色的IR燈光亮。

這種燈光是不可見光,只有在夜視儀的視角下才能看到。

現在李兵最擔心的還不是降落場的問題,他最擔心的是白方的雷達是否已經發現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