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二十二年,十一月中旬。

就在足利義輝與三好長慶於京畿諸國大打出手的同時,太田英姬和宇左美奈美二人皆為景定誕下一子。由於太田英姬的出身家格較高,故而她所誕下一子就作為八條景定的三男,而宇左美奈美所誕下一子只能算作四男。

景定倒是完全不在意這些,一得到訊息他就立即返回了小田原城。一方面是看看自己的兩個兒子,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對常陸一國的領地進行重新分配。

常陸一國的指出檢地為五十一萬石,而經過了大規模的檢地後為七十萬石,石高差異為十九萬石,這與上野的情況幾乎相同。表面上左竹家、小田家曾先後擔任常陸守護,但是他們對常陸一國的掌控力實在是太低了,在地的國人領主們連指出檢地都能敷衍了事,這也是導致八條憲繁對南方三十三館國人領主痛下殺手的原因之一。

得益於八條憲繁一舉剷除了南方三十三館國人領主,使得八條家在常陸一國的大規模檢地幾乎沒有受到較大的阻力。可以說八條憲繁此舉是完全符合八條家的利益的,只是他的行為沒能事先得到景定的許可。

再加上,原本景定的設想是自己率本隊來一錘定音,結果風頭全被八條憲繁出了,這就讓他這個當主的臉面往哪放?於情於理景定都不能縱容八條憲繁這樣的行為,以免將來有更多的人來效彷。

不過景定倒是並沒有對站在江戶家一方的眾人徹底斬盡殺絕,小田治光和江戶忠通之女葉月被流放至左渡,而小田家之前倒向江戶家的家臣、旗下國人領主則是就此赦免。常陸多賀郡的大塚家、車家等原隸屬於巖城重隆的國人領主們也都本領安堵,出仕巖城家現任當主巖城政藤。

而常陸一國的檢地完成以後,景定則是做出以下分配:

常陸太田城城主左竹義昭本領安堵,繼續領有常陸久慈郡、那珂郡十六萬石;

常陸小田城城主小田氏治本領安堵,繼續領有常陸筑波郡大部、新治郡一部,共計六萬石;

常陸真壁城城主真壁久幹加封橋本城一萬石知行地;

常陸久下田城城主水谷勝俊轉封至常陸新治郡府中城,領一萬五千石知行地;

常陸下妻城城主多賀谷政經轉封至常陸鹿島郡煙田城,領三萬石知行地;

下總生實城城主石橋廣繁轉封至常陸茨城郡水戶城,領五萬一千石知行地,同時擔任茨城郡郡代、鹿島郡郡代、鹿島神社別當等職;

下總守谷城城主上條景義轉封至常陸行方郡玉造城,領三萬石知行地,同時擔任行方郡郡代;

下總布川城城主豐島重家轉封至常陸新治郡戶崎城,領七千石知行地;

下總結城城城主齋木尚重加封下總太田城一萬兩千石知行地;

武藏忍城城主太田資綱轉封至下總生實城,領兩萬九千石知行地;

原江戶家家老神生通朝受封常陸新治郡宍倉城,領七千石知行地;

原美濃守護土岐賴藝受封常陸河內郡江戶崎城,領一萬兩千石知行地;

菊姬御前家臣朝比奈義永受封常陸行方郡島崎城,領一萬石知行地;

菊姬御前家臣朝比奈元智受封常陸新治郡三村城,領一萬石知行地;

巖代高倉城城主成田泰親轉封至下總相馬郡守谷城,領兩萬五千石知行地;

下總小金城城主高城胤吉轉封至巖代巖瀨郡須賀川城,領四萬石知行地;

越後北條城城主北條高廣轉封至下總葛飾郡花輪城,領五千石知行地;

下野小山城城主內山滿久轉封至巖代耶麻郡豬苗代城,領三萬六千石知行地,同時擔任若松城城代、安達郡郡代、會津郡郡代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