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盧梭和他的教練團隊重新回到國內。

此刻這個國家正處於奧運之後的興奮餘波中,一邊總結著這次奧運會上的金牌數量,一邊享受著戰勝美國,成為奧運第一強國的民族自豪。

不過總局領導很清楚主場優勢對於一場比賽來說有多重要,這場‘家門口’的奧運會,雖然絕大部分賽事裁判都來自世界各國,但總要照顧幾分東道主的簿面的。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中國體育的第一強國地位,還要看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選手的表現。

四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但如果要有規劃的話,就要從現在開始做佈置了。

所以在盧梭和他的教練團隊回國後,總局領導就親切得會見了他們,對盧梭成績表示讚揚的同時,也詢問了盧梭在下一屆奧運會上的比賽計劃。

陸錦榮對此的回答非常謹慎:“在100米專案上,盧梭很難說有把握戰勝尤塞恩,他們兩個都正值運動生涯的巔峰期,絕對實力上差距不大,輸輸贏贏都很正常。“

總局領導笑著說:“是的,一場比賽輸贏都是正常事,只要盡力去比,其他人就沒什麼可說的,那除了100米和4×100米之外,對200米和400米專案,盧梭有什麼想法嗎?”

有什麼想法啊……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陸錦榮表示他們團隊會研究一下。

多哈亞運會上,盧梭的確包攬過100米、200米、400米和4×100米的金牌,但盧梭那時也說過,再也不要跑400米了。

總局領導表示不急不急,還有四年呢,現在只是做個預期而已。

……

事後。

陸錦榮跟盧梭說:”總局的一些體育專家,對於下屆倫敦奧運會上的中國隊的獎牌數量做了預估,估計中國會回到40枚以下,美國會提升到40枚以上,相差會在3到5枚之間。”

“3到5枚之間……那不就是4嗎?”盧梭說,“短跑專案剛好4項,算上110米欄,就是5項了。”

“是這個道理,所以總局領導才會問我們的想法。”陸錦榮說。

“那教練你是啥想法?”盧梭問。

“沒啥想法,日子還長著呢,四年後的事,是領導需要惦記的,咱們先考慮眼前。”陸錦榮說,“你九月份的參賽計劃。”

“九月四場比賽啊……我都不想參加了。”盧梭說,“我打算和朱諾去度蜜月。”

“你的蜜月不是隻計劃了10天嗎?”陸錦榮說。

“現在改成20天了,到9月底,我們打算在這個時間造個小孩。”盧梭說。

盧梭一本正經的語氣,說出‘造小孩’這種話,讓陸錦榮覺得有點古怪和有趣。

“嗯……”陸錦榮考慮著盧梭的運動狀態。

“我有信心保持運動狀態不下滑,另外,我覺得度蜜月也很花體力的,也有可能算是鍛鍊的一種?”盧梭說。

“年輕人,要懂得節制。”陸錦榮拍拍盧梭的肩膀。

……

最終,盧梭決定的下一場比賽計劃,是10月末的德國斯圖加特田徑總決賽,這是2008年的世界田徑總決賽,將作為盧梭在今年的最後一場重大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