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

盧梭和陸錦榮返回鵬城。

現在是9月,距離12月份的多哈亞運會還有兩個月零七天。

與兩人同時來到鵬城體校的董子健,成為鵬城短跑隊的第三名助理教練,但隊內級別比徐太明和湛徵都高,工資與從盧梭商業分成中拿的比例,也更高一些。

對此大家都沒啥意見,畢竟董子健有原國家隊助理教練的身份,並且還是體育大學畢業,在美國進修過兩年運動學碩士專業,從這份履歷來說,在國內任何一個省田徑隊都能橫著走了。

董子健來到鵬城體院就投入工作。

而他的工作目標很明確。

就是協助盧梭拿到儘可能多的多哈亞運會金牌。

100米、200米和400米,乃至於4×100米,都是盧梭的奪金點。

總局對盧梭的期望是4塊金牌。

在亞洲,大陸是毫無疑問地體育強國,自86年漢城奧運會後,就一直蟬聯獎牌榜的榜首,但田徑短跑專案,無論是100米、200米還是400米,又是4×100米,大陸目前在該專案上獲得的金牌數都是零。

但現在不同了。

現在有盧梭了。

但哪有那麼容易。

董子健抱著一堆資料來找陸錦榮。

“100米就不說了,盧梭之前的200米最好成績是19秒95,400米成績是44秒08,4×100米也先不說,按照這個成績來跑,的確亞運會理應總攬100米、200米和400米的金牌。”

聽著董子健的說法,陸錦榮點點頭。

董子健講的是盧梭2005年6月在歐洲盃田徑賽時的成績,從那以後,盧梭就再沒在一場比賽上參加過如此之多的專案,到了2006年,則變成了只跑100米。

是因為跑法調整的緣故。

體力跟不上。

這也是兩位教練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多哈亞運會的賽程很緊張,12月8日的100米預選賽緊跟著400米預選賽,還有100米的二輪預選賽,9日是100米半決賽、400米半決賽,然後就是100米決賽,這中間只隔了2個小時。

再往後10日到12日的200米和4×100米賽程倒是輕鬆了很多,但盧梭的體力依然是個大問題。”

董子健說的,陸錦榮也知道,所以他問董子健:“你覺得怎麼解決?”

“最好能放棄400米。”董子健說。

“我提過,但總局說盡量克服。”陸錦榮苦笑,“他們認為能跑就儘量堅持跑一跑,畢竟我們國家在400米專案上還沒拿過亞運會的金牌,而對盧梭來說,如果能夠拿下全部短跑專案的金牌,也是個人體育生涯上的一個紀念碑了。”

好看的言情

“盧梭個人也想跑?”董子健問。

陸錦榮點頭。

放棄是很簡單的事。

但在放棄之前,還是要掙扎一下。

盧梭拿下全部短跑專案的金牌,將是個里程碑式的體育事件。

沉鵬跟陸錦榮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沉鵬說:“在體育賽事上,有句話叫‘得田遊者得天下’,田徑游泳專案一共一百多塊金牌,亞運會上我們有跳水夢之隊,田徑專案上卻一無所獲,還好現在有盧梭,有劉羽,所以,對這個突破,大家都是很渴望的。”

田徑專案一般集中在賽事的後半段,所以每次奧運會總能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前半程大陸代表隊瘋狂攬金,一度高居榜首,再下來後半程就會被美國反超,讓觀眾徒呼奈何。

“如果非要跑400米的話……”董子健說,“盧梭現在的跑法要調整。”

“對,你說說怎麼調整?”陸錦榮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