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屈人之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左徒覺得,此戰我楚國能勝否?”老將屈匄一臉憂心地問道。
若說年前同秦國的武關相持,屈匄定然不會有此一問。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
雖然彼時的秦、楚兩軍鏖戰艱難,但彼時楚軍士氣極盛,攻破武關只是時間問題。
可惜楚王被騙,執意撤兵。
再觀而今,楚王因怒開戰,顯得便不是多麼明智了。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楚國的實情也確實如同陳軫所諫的一般,楚國似乎已經失去了攻滅秦國的最好機會。
外交方面:楚國同三晉的關係,因為楚國的作妖,可以說徹底破裂。
此戰若開,魏韓兩國不要說幫助楚國攻秦,但凡不幫著秦國攻楚,他便謝天謝地了。
就楚國本身而言:楚王的朝令夕改、政策的搖擺不定、令尹昭陽的突然卒逝,楚國軍隊計程車氣定然低迷。再加上此時乃東西兩面開戰,對楚國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天時、地利、人和,楚國一樣不佔。
作為征戰一生的沙場宿將,屈匄實在看不出楚軍有多少勝利的機會。
“公叔此言何意?我楚國如何不能勝之?”屈原語氣有些不悅道。
屈匄沒有回答他,顧言再問道:“汝說,當如何勝之?”
“長戈、短劍,衝車、雲梯,還有我楚人的頭顱和熱血!”屈原語氣激昂道。
屈原心下咒罵一句,明明是來商討戰前統籌的,結果主將上來便說喪氣之言,實在有點讓人心意難平。
屈匄雖然作戰經驗豐富,但年紀大了,做事不免有些畏首畏尾。
但楚王任命他為新的上柱國,屈原也是無奈。雖然身為同氏所出,但屈原對這個公叔一向不怎麼待見。
“可若此戰敗了,我楚國或將再無翻身之日啊。”屈匄沉聲道。
“若是不戰,我楚國將永遠蟄伏在秦國的陰影之下!戰端未開,上柱國為何說此等喪志之言?”景翠有些不滿的抨擊道。
老將眼神怒瞪道:“吾身為此戰主將,勝敗當然都得考慮周全。”
屈匄指了指身後的堪輿圖說道“吾雖不知那陳軫之心若何,但吾以為他說的並非無有道理啊。
屈原眼神微凝道:“僕,不明白公叔的意思?”
屈匄嘆了口氣,緩緩道:“爾等須知,自先王威王之時,我楚軍與秦軍雖常有摩擦,但卻少有大規模的交戰,更不要說像此次聚眾數十萬的傾國大戰。年前商於一戰,秦軍也因兵力不足,一味的龜縮拒戰,我楚國未曾與秦國交手,便談不上知其底細。此外,大戰在即,我楚國卻因為邦交失策,無有盟軍、無有馳援,同時還需分兵莒地以防齊、越;分兵陳蔡以防魏、韓。真到我楚應接不暇時,如何應對啊?”
此言一出,眾將皆陷入沉思之中。
“柱國高見,景翠拜服。”景翠揖道。
屈原頓了頓道:“公叔以為,我楚國是否需要與三晉重新修好盟約關係呢?”
“此乃左徒職司,老夫本不便多言,但而今國危之時,老夫便僭越幾句。”
“請公叔明言。”屈原躬身揖道。
屈匄點了點頭,沉聲道:“其實無論與秦戰或不戰,我楚國都要與北境列國搞好關係,否則待我楚國與其互生齟齬,彼此必有所傷,那最後得利的便只能是秦國。”說罷,老將復嘆氣,沉吟道:“然而此時我楚國同魏、韓的關係,恐怕是難以迴轉了。”
“僕願親使魏國,力求化兩國之干戈,共伐無道之秦。”屈原鄭重道。
屈匄搖了搖頭:“我楚國背盟在先,錯失良機,以致使魏、韓兩軍各有損傷。而今日秦軍北地的主力已然回返,同時又許以重利於魏韓兩國。魏、韓現在心皆向秦不向楚。此時我楚或許該把尋覓盟友的目標放在他國。”
逢侯醜嘆了口氣:“而今能與秦國較的也只有齊國和趙國。趙國瞻於北疆,正同胡人作戰,而齊國,卻正和我楚國相持。”
屈匄神色不動道:“大夫或許還不知,趙國已經滅掉了林胡和樓煩。”
“什麼?”逢侯醜頓時驚詫出聲。
堂內也頓時嘈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