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尊嚴只在這劍鋒之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莊嚴肅穆的趙王宮大殿,趙雍看著底下朝臣噤若寒蟬的模樣,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
趙雍隨即擲地有聲地說道:“寡人以為,此戰能勝、此戰最大的勝利,便是新軍、是騎兵!”隨後繼續危言聳聽道:“此戰若非騎旅出奇而勝,趙國恐久不存矣啊!”
話音剛落,肥義當先起身恭維道:“騎者來去如風,左以軍中新術,遠可襲擾,近可破敵。王上聖明!”
其餘眾臣只得附和道:“王上聖明……”
滿朝恭維之語中,自有違心之輩。
但,勢已成,由不得他們了。
做任何事,都要要借‘勢’。有勢,就如行船有風,凡事都會順利多了。
強命臣民執行新法,必然會造成流血事件,這是趙雍不願意看到的。他想要的是朝臣由衷的配合,對新法充滿感激。
而今,因為一場戰爭,常備營的中低層的軍民確切的感受到了騎兵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新法為他們的生命加大了保障,自然而然的會衷心的配合;起初反對軍制改革的部分高層將領,除了幾個頑固派苦苦‘負隅頑抗’外,大部分受輿情影響,也迫不得已地轉向。
趙雍隨即不動聲色地對著龐煖使了個眼神。
龐煖當即會意,起身揖拜道:“臣,有一事奏稟。”
眾臣一時間,不由得把目光全都瞥向這個戰功赫赫的年輕將軍。
趙雍笑道:“卿旦說無妨。”
龐煖再揖一禮,繼續道:“臣所言,乃是諫言。臣諫,軍中之士,可換胡服作戰!”
此言一出,朝堂譁然。
宗室大夫趙燕再也顧不得身份,驟然起身,公然指責道:“龐氏小兒,汝是要置我趙國禮法於不顧嗎?”
龐煖朝著對方不屑一笑,回諷道:“叟非將者,不曉軍中之事,吾不與叟相爭。”
“汝……狂妄。”趙燕手指哆哆嗦嗦地指著龐煖,半天蹦出幾個字。
上首的洛珊瑚,看著趙燕吃癟的樣子不禁抿嘴輕笑。趙燕老傢伙向來以維持趙國禮制的名義而作威作福,在她進宮時,就百般阻攔,言及什麼庶人之女,怎可入宮為妃?反正現在看到趙燕吃癟,她就高興。
龐煖也不理會趙燕的無謂之言,轉頭繼續道:“臣幸得王命,得領我趙國鐵騎,為王征伐雲中、晉陽,臣及新軍將士皆奮勇殺敵,圖報王幸。但臣發現,我華夏衣裳實在不利於馬上征戰,寬袍大袖、領寬腰肥,徒費其力、徒費其功,雖華美、實不利於殺伐。臣於雲中觀樓煩之服,短衣窄袖、下衣著褲,往來迅速、弓射自如極其便於騎射、奔襲、作戰。固臣請命,軍中之士,皆效彷胡服,以強吾軍!”
龐煖說罷,殿內眾臣便交頭接耳輕聲議論起來,能入王殿的都是趙國的高層、功臣,且大部分,都是雲中、晉陽兩戰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龐煖的一番措詞深表瞭解,但依舊有些人、不住地搖頭……
“王上!”趙燕見說不過龐煖,轉身朝著趙雍哭訴道:“王上!我中原之所以區分於蠻夷,正是因為……”
趙雍忽然抬手打斷了對方的聒噪之言。
趙燕無奈,只得帶著求助的目光望向安平君趙成和相邦趙豹。
但二人此時依舊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安坐於塌上不發一言。
趙雍目光掃視眾臣一週,隨即在眾人驚詫地目光中從王榻之上站起身來,慢慢舒展開袖袍,衝著殿下眾臣道:“卿等都看到了,這身華美的服飾我們已經穿了很久了,但!它不適合作戰。眾卿覺得呢?”
“臣同於龐煖之言,以改胡服騎射強於吾軍。”肥義出列揖道。
“我趙國之所以時時受胡族侵擾,正是因為胡人身姿便捷又善於騎射,歷年來,我趙國每每勝之,都苦於戰果不能擴之。固臣附議龐煖之言。”邯鄲令吳廣起身附和道。
趙雍衝著對方點了點頭。
這時,全程都在吃吃喝喝的武安君蘇秦,亦是起身出列附和道:“昔日魏國所強乃因魏文侯善用,用李悝變於舊制,用吳起行於新法;今日秦國之盛,亦是秦王敢變,若無商君之變,秦國今日依舊是西域蠻夷也!固,臣同於龐煖之言。”
“臣同龐都尉之言!”張遠出列道。
“臣同龐都尉之言……”隨著蘇秦的附和,越來越多的人起身表態。
但附和大多數人,皆是外氏的軍中將領。
趙雍微微頷首,目光瞥向他的好三叔:“安平君,以為如何?”
趙成一愣,只得起身揖道:“王上,臣以為,君王該有君王的衣裳、大夫該有大夫的衣裳、百姓該有百姓的衣裳,這是數百年來的規矩,不能說改就改……”
有趙成的帶頭,宗室趙槐高聲道:“行胡服、背叛聖賢,遠離教化,臣以為,萬萬不能!”
趙燕再次高聲道:“王上,穿衣行裳務必符合禮數,使了禮就會偏離正道,王上請三思啊!”
聽了幾人之言,趙雍眼角不禁抖了抖。
但他也沒多說什麼,轉頭望了宦者令陳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