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還需甲戟(第1/3頁)
章節報錯
邯鄲的初春似乎比臘月的寒冬還要冷上不少。正月將過,邯鄲的天便又迎來了數日的陰綿晨雨。
相較於淅淅瀝瀝的凍雨,趙雍還是更喜歡一些、那紛揚的鵝毛大雪……
今日的群臣大朝剛過。趙雍便又召過幾位重臣,朝著外宮的另外一間議殿行去。
侍立於殿內的宮女,等眾人邁步走過,便立刻跪在地上,拿著乾淨的布巾擦去地板上的腳印。
“先下去吧,稍後再來收拾。”趙雍朝著小宮女說道。
宮女巧然應道:“喏。”隨後趕緊從地上爬起來,埋著頭朝著殿外退去。
蘇秦回頭對著眾人笑著道:“前兩天還在下雪,沒成想到這雪還沒化,便又下起了雨。雨夾雪、反倒是弄得到處都是稀泥。”
他說罷,和其餘同僚一塊脫掉靴子,走進殿內繞著下首的暖爐分席跪坐下來。
趙雍邁步坐到上首,伸手拿過面前幾桉上用絲帛包裹起來的碳爐。
隨口抱怨了一句:“這天確實挺冷的。”
“王上還需注意身體。”頭髮花白的肥義立即開口,關切地問道。
趙雍擺了擺手。隨後嘴角帶著一絲無奈之色,對著幾人道:“眾卿覺得,我趙國是否要隨魏國一同出兵函谷?”
前幾日的精鹽計劃,他已經交給內史司的人去辦的。按照之前的策略,精鹽是壟斷經營,當奢侈品賣給華夏列國的權貴,所得利益必然不小。趙國這些年又是同諸國打仗,又是修先君陵墓,國庫都已經快見底了。
趙國商業發達,用精鹽貿易糧物、銅鐵錢幣、絲織品等重要物資充盈國庫,說不定能加快他的復興計劃。對鹽產此事,他原本想親自在幕後操刀的,無奈,國事紛擾。
聽到這番話,下首臣子皆是面面相覷,最後幾人將目光一致集中在了武安君身上。
意思很明顯,你脫得褲子,你來擦屁股。
蘇秦輕咳一聲,面色不變道:“秦國所行之道,確實出乎了臣的預料。但臣以為,我趙國應當繼續奉行既定之國策,此時對秦國開戰不妥。”
當然,蘇秦嘴上雖然這般說,但心裡早就將張儀罵了個狗血噴頭。
聽到他的這番回答,趙雍不禁搖了搖了頭。
兩日前,魏相公孫衍親赴邯鄲,向趙國再提合縱伐秦一事。起先趙雍很是不解,不是去年才說好的、歇歇再打的嗎。這還沒出倆月,寡人這婚還沒結,為何就變卦了。
一切的原因,還要從秦國出爾反爾、不守信用說起。
秦國晉陽戰敗,說好的歸還魏國的陝城和韓國的盧氏。但張儀歸國後,秦國當即變卦。不僅撕毀盟書不認,還直接譴使對韓、魏兩國明言,退地?門都沒有,臨陣‘叛變’還想要地?
想要,那便出兵來奪。
這下倒好,秦國的一番操作,直接氣的‘雄才大略’的魏王鎣一病不起。而監國的太子魏嗣和相邦公孫衍當即欲趁勢再行合縱,伐秦!
若是往常,他們打他們的,趙國作壁上觀即刻。
但此事畢竟是因趙國而起,若是趙國一上來就撂翹子消極對待,那魏、韓矛頭可能便會轉向趙國。
趙雍估計、秦國基本是破罐子破摔了。但,人家好像就是有那個本錢。
瑪德,想到此、他也不禁心中大罵嬴駟,你這麼幹的時候,有考慮過趙國這個中間人嗎?
還有蘇秦……都是你那個好師弟害得,當時若是殺掉、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想到此,他不禁眼神幽怨地瞥向對方。
不過事已至此,抱怨已是無用。就是他也沒能想到秦國敢這麼幹,敢公然失信於天下諸侯!
“王上,而今我趙國新軍還未成型,屯田成效尚未見得收成,此時同秦國開戰或有不妥……”趙豹擔憂地說道。
對眾臣心中尚懷的那一絲自知之明,趙雍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不如同秦國相合……”
“不可。”
趙成話未說完,就對肥義打斷道:“安平君此言差矣,與秦相合,無異於與虎謀皮。”
吳廣亦是附和道:“秦國蠻夷之邦,背信棄義。今日可欺魏、韓,明日便可欺我趙國。”
三叔的提議雖然不錯,但是趙國現在可沒有秦國一般的體量。
秦國或可一戰,但趙國若是引來列國的攻打,那就真的玩完了。
避戰看似是個好辦法,但實則內藏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