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鸚鵡(第2/2頁)
章節報錯
姒、孟二女也皆是附和。
趙雍微微頷首,真是一群懂事的女子,不爭寵,還明事理。
……
趙雍快步走入朝殿。
這時一個宦者跪於門口道:“王上,相邦應召求見。”
“召。”趙雍轉身坐於王榻。
趙豹、吳廣還有幾位趙氏宗老,依次入殿。
眾臣入殿行禮後,皆將目光投向上首,趙雍一場風寒,讓他們擔憂多日,如今見自家王上安然無恙,心中也是放心下來。
“寡人北狩這些時日,辛苦眾卿了。”
諸人忙道不敢,“如今百姓安居,全賴王上之決策,洪災之險並未影響邯鄲,臣等不敢居功。”
“物資排程如何?”趙雍問道。
“國庫充盈,一應補給已經由內史調往災區,想來用不了多少時日,我趙國禍患可平。
趙雍欣慰地點了點頭,可算是聽到一件好事。“寡人身體已是無礙,國事可言。”
趙豹繼續作揖道:“王上,宋國向東攻入齊國,如今齊、宋兩國已經戰於邳城(下邳),宋公譴使希望我趙國能出兵共同夾擊齊國。”
“秦國亦在藍田大營有大規模的兵力動員,隱約有東出的跡象,魏王已經向韓國和我趙國求兵,如今魏使正在驛館等候召見。”
吳廣稟道:“秦王知我趙國受災嚴重,願向我趙國援助五萬石粟稷,希望我趙國不要插手秦、魏兩國的戰事。”
五萬石(大約等於今日三千噸),趙雍暗暗一驚,嬴駟真是大手筆。
趙雍點了點頭,宋國攻齊倒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宋國君臣更迭,宋剔成君逃奔齊國,權利的傾軋的比較厲害,甚至國策都有所改變。趙雍對此一清二楚,想他繼位之初便是利用共同的矛盾來以與宋國達成結盟。
秦國東出函谷,目的也比較明顯,趁機瓦解五國合縱,韓、趙、魏三國各遭水災,其中以趙最為嚴重。
“眾卿以為如何?”趙雍問道。
趙雍一時拿不定主意。
趙成作揖道:“臣看來,宋國以弱欺強,不可長久。秦出兵,圖謀分化五國盟約,當以此為謹。”
就長遠來說,趙成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唇亡齒寒的典故誰都懂。
但就當今而言,聯魏抗秦似乎不怎麼明智,秦國本就兵盛,如今又掃平了西部戎患,受五國威脅,全國上下軍民更是同仇敵愾。
反觀趙國剛剛遭受新災,腹地又有中山虎視眈眈,恐怕此時趙國軍民的聯魏拒秦之心不強。
若果是秦國侵犯趙國性質自然就不同了,普通人就是這樣,沒有感受到確切的生死危機之時,逆來順受才是常態。
趙國如今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
“今我趙國新災,恐難拒強秦,秦王示好於趙,我趙國何樂不為?”趙豹說道。
兩個往常協同共進的重臣,這次卻有了明顯的分歧。
趙雍一時有些犯難。
吳廣出身揖拜道:“臣認為,司寇、相邦所出皆為良言,但臣覺得今日聯魏抗秦實為不策,秦盛趙疲,我趙國士卒抗秦之心萎靡,出兵易敗。況秦王示好,我趙國如今又正缺糧物。”
“爾等不知唇亡齒寒之典故?”趙成駁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