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石三鳥(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顯王四十四年,丁酉年五月十八,秦君嬴駟給自己定的稱王吉日,如今卻是便宜了其餘的五國君主。
燕公姬爍、中山君姬厝雙雙訪趙。
燕、韓、趙、魏、中山五國國君相會於趙國邢襄。
藕花珠綴,猶似汗凝妝。
炎炎夏日,也抵擋不住五國君臣的熱情。
五國君主行於高臺之上,共拜天地,合尊為王!
魏王鎣也得以滿足他最後的虛榮心,執牛耳,行盟誓!
周王室親自遣使為五國君王贈冕旒,宋、越、衛、滕等小國也紛紛遣使來行禮拜祝。
五國相王,再次如颶風一般席捲天下。
……
……
邯鄲王宮內,趙雍看著身前數十箱的金銀財帛,不禁哈哈大笑道:“齊王和中山王真是好大的手筆,如此巨量的財貨說送就送。”
五國會王之後,齊國見中山國投入三晉的懷抱已成必然,當即發兵中山邊境。
同時遣使向趙、燕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貨希望兩國能共同出兵覆滅中山。
中山王自然也一樣向燕、趙兩國送來了大量的財貨,祈求兩國能遵約盟誓發兵相助中山退齊。
齊國、中山國的財貨趙雍全都照收不誤,但兵是一個都沒有。
李兌這時也著笑道:“公孫衍先生之謀,果然成效甚好!”
趙雍也不禁暗暗點頭:雖然這個計劃寡人早就想到了,但讓外人說出來,還是更能降低趙國朝臣的牴觸心理。
“王上,齊國願意割讓平邑和黃邑二城於我趙國,希望我趙國能儘快發兵進攻中山。”趙豹引向一旁的堪輿圖說道。
一眾人順著趙豹的手勢緩緩看了過去,平邑(今河南南樂)黃邑(今山東冠縣)本屬於衛國,五十年前被趙國所奪,然三年前又被齊國給奪了去。
“王上,出兵吧。臣願率軍,連同齊、燕共滅中山!”李兌當即揖拜說道。
些許朝臣也附和說道:“天賜良機於我趙國,王上發兵吧!”
趙雍卻未理李兌等人,他的目光一直未曾離開面前這副繪製精妙的九州堪輿圖。
若是得了平邑、黃邑那便可以和先前魏國歸還的蕩陰、頓丘、觀澤一同勾連趙國的重鎮中牟,便可在趙國兵力薄弱的黃河南岸形成一副拱衛邯鄲的U形防線。
想來也是齊國看到這兩城時刻受到趙國武城、觀澤二地的壓迫,如今索性賣個好還給趙國,藉機瓦解五國聯盟。
“邯鄲令認為如何。”趙雍目光瞥向剛剛進入‘頂層圈子’不久的吳廣。
吳廣怔怔地看著堪輿圖,組織了下語言緩緩回道:“兩城本就是我趙國故地,如今我趙國又得魏國失地,此二城又正好位於我趙國大河南岸防禦圈的中央。”
說著吳廣拿起一旁的長竹,圈了一下堪輿圖,繼續道:“二城時刻受我趙國大軍脅迫,想來遲早會再歸於我趙國。”吳廣的言語中隻字不提邦交之事。
趙雍暗暗點了點頭,不愧是經略一方的統帥,既精於戰陣,亦通於朝堂。在自家國君態度不明確之前,絕不隨意附和。
“燕國可否派兵?”趙雍繼續問道。
“燕王譴使言曰:一切以我趙國馬首是瞻。”趙豹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