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合縱順勢而為(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這個讓自己蒙羞的男子,姬爍不是不想殺,而是不能殺。蘇秦曾兩度化解燕國的危機,若殺了他,天下士人該如何看待燕國。
“臣認為五國合縱已成定局,我燕國沒有齊、楚兩國的實力,若是不與四國相和,四國的刀兵恐怕會先一步揮向我燕國。”
蘇秦近些年深居簡出,不問刀兵,不過政事,但他之所以不願離去,亦不過是想在夫人彌留之際多陪伴些時日罷了。
如今夫人已薨,也是他該離去之時了。
“有秦國與我燕國互為表裡,我燕國又何懼三晉!”姬歇不悅地回道。
“昔年齊國伐我,奪我十城,公叔可見秦國派兵否?”
太子噲說罷,心裡不禁暗罵道:這個吃裡扒外的傢伙還真是對秦國盡心竭力啊!
“此時非彼時……”姬歇還不死心地喋喋不休。
“住嘴!”
姬爍狠狠地瞪了一眼姬歇,嚇得後者一哆嗦,再不敢發言。
見對方消停了,姬爍的目光隨即注視向蘇秦,繼續道:“難道我燕國真的要出兵伐秦?”
蘇秦心下一嘆:就當是再為燕國出力一次吧。
“我燕地並不與秦土接壤,但我燕國與三晉會王已成定局,合縱則可順勢而為。”
姬爍眼中一亮,蘇秦的意思他瞬間便明白了:相王結盟也就是三晉為了防止燕國背後捅刀子,出兵攻秦還是三晉的事,燕國意思意思就行。”
這也正和他意,這樣既不惡了秦國,也不得罪三晉。不管最後誰勝誰負,燕國都可穩坐釣魚臺。
“那齊國邀我燕國共滅中山,我燕國是否出兵相助?”燕爍再問。
“中山於齊國,中山於燕國,恐怕都沒有中山於趙國之間的關係複雜,國君只需看趙國如何行事便可。”蘇秦回道。
姬爍聽完不禁微微頷首,大才果然是大才,三言兩語便道破了此中之關鍵。
“寡人即日奔赴邢襄,同三晉互尊為王!”
“國君英明!”
“臣請命,臣願隨國君出使趙國,親自與趙侯相商中山之事!”蘇秦稽首拜道。
……
……
中山君姬厝此時在朝殿內急的團團的轉,中山國派去齊國的使臣竟然被齊王灰溜溜地趕了回來。
兩國的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齊王真的要舉兵伐我?”姬厝的目光望向跪伏在地上的中大夫張登。
姬厝現在是又懼又怒,心裡不禁暗罵道:這個張登不是臨行前才對寡人信誓旦旦的保障過,能說服齊國撤兵嗎!
想到這裡他的目光不禁又瞥向下首的相邦,司馬喜。
張登伏地怯聲回道:“齊國對我中山國的邦交之事,一直都是公子嬰負責的。原本臣已經說服了公子嬰,誰知朝殿之上齊王鐵了心的要國君放棄稱王,並且……”
“並且什麼?”姬厝急忙問道。
中山君若想稱王,齊國的態度對他至關重要,姬厝嘴上說著不懼,但真實的情況只有他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