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休養生息(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肅侯永眠壽陵之後,當日,五國使臣便一同上書,請求辭行。
趙雍也未扣留諸使,命人向五國遞交了友好的國書,遂放行。
五國本欲以會葬之名伺機圖趙,誰成想他們最後真成了送葬的人。
或許此事對秦、魏等國來說,無疑是一件恥辱。
但無論怎樣,對趙肅侯而言,能在自己死後還得到諸國如此禮儀,何嘗不是世人對他功績的一種肯定,或許這才是對英雄最好的緬懷方式吧。
……趙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獨屬於他的龍臺寢宮,一屁股做在舒適的軟塌上,隨後宦者令陳忠便領著兩名宮女上前來,為他褪去了那沉重孝服。
趙雍閉著眼任由眾人鼓弄,他現在只想好好的睡一覺。
但身體雖然鬆懈了下來,大腦卻不如他願,依舊在不停地運轉。
會葬之事總算是處理完了,但是那個令他頭疼的羅網卻依舊是毫無線索。自前幾日羅網刺殺趙雍失敗之後,這個組織一夜間便在邯鄲城徹底銷聲匿跡。
那詔獄中的女刺客至死,都沒吐出一個字,整的趙雍是又鬱悶又膽寒。
原本他已經命肥義在整個邯鄲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獵物上鉤了,誰知對方接下來便沒了動靜。
千日做賊易,千日防賊難啊。
……尤其是前幾日他夜夜擔驚受怕,入睡都不踏實,就怕一覺醒來刺客給他來個‘surprise’!
這個潛藏在暗處的毒蛇,一日不除,他是一日不得心安。
……而且五國軍隊雖然退去,但外在的壓力卻並沒有徹底消失。
諸國在外依舊虎視眈眈,就等著他趙國露出疲弱之態,然後一擊斃命!
按照現今趙國頹廢的國力,根本無法與諸國聯軍抗衡,單單秦軍一路他就吃不消。
他就是在賭,賭五國沒有那個決心和趙國魚死網破。
說白了無論是秦、齊還是燕、楚都在等著做那個漁翁,真讓他們和趙國死磕,他們又不傻,‘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誰都不願做。
如今華夏大地的局勢無非就是連橫、合縱,沒有哪一國的力量真正能做到以一敵眾。
那個讓整個華夏大地顫抖的男人還沒出生,亦不會出生。
秦國在衛鞅變法之後的確強盛,先是東出函谷攻魏國奪回喪失半個世紀的河西之地。然後北上擊趙國強佔藺、離石二城,但這一切的前提便是關東諸國各自為戰。
“哎。”趙雍輕嘆一聲。
這些時日他亦是沒閒著,他對邯鄲周邊,以及整個趙國的相關人事、軍隊方面都旁敲打聽了不少,結合他前世的知識,他對接下來的戰國大事也大致瞭解。
所以他完全能確定兩件事:其一,他現在最需要做的便是苟住,默默積蓄實力,先與各國交好,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想做那個漁翁必須要耐得住性子。
其二,便是趙國的發展之路一定是在北方,而不是南下與諸侯爭霸徒費國力。趙國北邊的胡人三國不徹底解決,談何南下。
所以如今對趙國來說韓侯康的態度至關重要,雖然韓、趙兩國淵源頗深,往上可追溯道‘趙氏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