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昨夜的一場小雪下了整晚,此時太陽初升,斑駁的霞光映照的天地間一片素羽。
五國使者接受趙國提出的條件,待軍隊退去,各國使者攜帶奠物按照趙國規劃的路線向著邯鄲城行去。
沿途,皆有趙國兵士披甲相隨。
中牟距離邯鄲三百里,諸國使臣行了數天才堪堪到邯鄲城外。
此時趙雍正站於城牆之上,雙手撐在城牆的垛口,凝望著遠處緩緩駛來的豪華車隊,當他看到弔唁的使臣身後並無軍隊相隨,他長長的舒了口氣。
他知道自己賭贏了!諸侯們此時並不想面對一個背水一戰的趙國。
“當記李兌一功。”趙雍回過頭,滿身輕鬆的對著身後的肥義說道。
肥義此時亦注意到城外的情況,亦開口附和道:“李兌乃真良將也,不過……”
“哦?”趙雍見肥義似乎有後話。
“接下來國君亦還不能掉以輕心。諸國的軍隊雖然退去了,但若是讓各國使者此時看到我邯鄲城內外空虛,怕是他們隨即便又起豺狼之意啊。”肥義解釋道。
“大夫可是已有對應之策。”趙雍起身拍掉了手中的雪沫,嘴角含笑看向肥義道。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對方不仁先舉兵恐嚇我趙,那也別怪我趙國不義還彼之身了。”肥義笑呵呵的回道。
正所謂兵不厭詐,諸國的承諾此時就像一張白紙,隨時可以反悔。現在他們會選擇休兵,那是看到趙國嚴陣以待佔不到便宜。一旦看到趙國積弱,外強中乾,怕會即日來攻。
“大善,那就由大夫安排迎接諸使吧。”趙雍道。
……
當五國使者來到邯鄲城下時,便見邯鄲城頭旌旗蔽日,城門口整齊地屹立著兩排兵士,皆持戈以待。
使者行至城口時忽被門將要求下馬步行。
眾人雖怒卻不敢多言。
待眾人剛踏入邯鄲城第一步時,趙國兵士忽然高舉長戈,渾身迸發出的殺氣讓諸使皆為之膽寒。
使者每行得一步,頭頂便升起兩道長戈。
諸使此時心中如何不明白這是趙人給的下馬威,看樣子趙國已經做好了與諸國開戰的準備了。
雖然眾人皆心有不滿,但開弓已無回頭之箭,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明明是寒冬臘月,諸使走出城門身上卻早已是大汗淋漓。
待眾人入城,迎上的便是肥義那標誌的笑臉。
“諸使遠道而來辛苦了,還請入驛館飲些酒食去除路上的舟車勞累。”肥義笑呵呵的拱手說道。
……邯鄲大北城,驛館內。
魏國使者公子辛不住地在房間內來回踱步。
這次五國會葬圖趙之謀便是他進言魏王聯合諸侯發起的。
他來趙國之時,魏王罃(ying)囑咐他一切‘便宜行事’。
在他的計劃之中就算不能滅掉趙國,也可使其四分五裂。
“哎!”魏辛重重的嘆了口氣。中牟城外,他見齊、楚、秦、燕四國使臣皆有退意,不得已遣散了軍隊。後來他想借弔唁之舉好好觀察一番趙國的軍心、民心,以便再次圖趙,現在看來亦是弄巧成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