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相持不下
章節報錯
曹攀戰死後第三日,齊元敬、於大友、譚琳先後率軍隊來到福建。遊讓溪主動讓權,眾人聽說曹攀的事情後,又是一陣感慨。堂堂一軍之將領,為了一己之私利,讓上萬兵士慘遭屠戮,曹攀當真是該死。
齊元敬見凌宇活生生站在眼前,心中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眾人散去後,齊元敬將凌宇叫到一邊,問起了趙隱孃的現狀。凌宇便將趙隱娘如何設計幫汪曲奪興化城、凌宇夜會趙隱孃的前後經過仔細跟齊元敬複述一遍。當齊元敬聽說城中有密道時,問道:“兄弟,我們可不可以借那密道潛入進去呢?”
凌宇搖了搖頭:“沒用的,後來我又偷偷回去看過,那密道已經被人用火藥炸塌了。”
齊元敬長嘆一聲:“看來隱娘這是鐵了心要和我們一刀兩斷啊!”
“大哥,我有個不情之請,還望你能答應!”凌宇向齊元敬行了一禮。
齊元敬急忙扶起凌宇,說道:“不用你說,我也知道你想幹什麼。放心吧,趙隱孃的事包在我身上,如果她落在官兵手裡,我拼著這官不當,也自會護她周全。只願她別走太遠,要不然,縱使我們身死,也是無可奈何啊。”
凌宇又何嘗不知這其中道理,趙隱娘確實已經陷進去太多了,光是興化城那上萬條無辜生命,恐怕也會有至少一半算在趙隱孃的頭上。
譚琳、齊元敬、於大友號稱抗倭鐵三角,他們三人中,有足智多謀的文臣,有敢打敢拼的武將,如今大軍合到一處,正是兵強馬壯、士氣正旺,第二日就準備強行攻城。但他們遠遠低估了汪曲倭寇的實力,敵人依託興化城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不斷用火炮、火銃、弓箭大量射殺官軍,好在以齊家軍為主的軍隊平時訓練有素,見到敵人炮火猛烈,並未貪功冒進,而是在城牆外修築起臨時工事,準備與倭寇打消耗戰。
本來齊元敬他們的想法是沒錯的,倭寇一貫是遊動作戰,每次傾巢而出並不會帶太多的糧草,往往是搶完就跑,如今他們雖然佔據興化城,但據遊讓溪之前說,城內並無太多糧草,而且多半都已被曹攀逃跑時帶走了。所以只要將倭寇困在城內,倭寇並不會堅持太久。但眼下朝堂之上的皇帝可等不及了,要求十日之內必須拿下興化。
帳內,大家都在一籌莫展。齊元敬忽然想到,凌宇前幾日才進過興化城,他肯定會對倭寇的情況有所瞭解,說不定能找到突破口。便對凌宇說:“兄弟,你對如何拿下興化城有何高見?”
凌宇見齊元敬問自己,便向眾人介紹道,興化城內如今盤踞兩萬倭寇,不僅裝備各種火器,而且彈藥充足。透過他那晚觀察,倭寇並非想象中的缺少糧草,反而是夜夜笙歌,喝酒吃肉,如果所料不錯,他們應該是在屠盡百姓之後,將百姓手裡的糧食洗劫一空,這也可能是倭寇屠城的一個緣由,就是儘可能節省城裡的口糧供應。
聽聞至此,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如按照凌宇所說,恐怕再將倭寇困上個一年半載,他們也不會有太大的糧草問題。但那時候,恐怕皇帝早就按捺不住,將帳中這幾人革職查辦了。
見眾人無計可施,凌宇主動請纓:“各位大人,你們莫要心急,辦法總會有的,不如我今晚再潛入城內,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譚琳讚歎道:“齊將軍,你這兄弟當真是國之棟樑,你齊家軍人才濟濟,本官當真是羨慕啊!”
齊元敬謙虛道:“大人謬讚,不過我這兄弟確實一直在平叛倭寇上屢立奇功,且不求名利,這點讓元敬也欽佩不已。”
凌宇心道:“大哥,你可別這麼說,有了繳獲,我可是要拿大頭的。我雖不求名,但是求利啊!”
當天夜裡,凌宇再次喬裝打扮,換上倭寇的衣服,悄悄潛入興化城內。
進得城內,凌宇遠遠望著趙隱娘居住的方向,心中忍不住就要去找她。但轉念一想,自己又是如此可笑,趙隱娘已經與自己恩斷義絕,何必去給雙方找麻煩呢?自己能做的,就是默默守護她,早日把她救出匪窟。
凌宇沿著城中街道四處觀望,他先是從一巡夜的嘍囉口中探聽到倭寇放置軍火輜重的位置,凌宇想,可不可以像上次攻打杞店那樣,把火藥引爆呢?但來到近前,他發現自己的想法無異於是痴人說夢。倭寇已經吃過一次虧,這次在火藥庫周圍,倭寇佈置了大量人手,別說炸了這火藥庫,恐怕就是一隻蚊子也飛不進去。
凌宇失望至極,正準備離去,突聽不遠處傳來一陣鳥叫,而且數量還不少,凌宇仔細一聽,原來是鴿子。順著聲音走去,見離火藥庫不遠處的幾棟房子內,養了不少鴿子。原來,這城中百姓平日素喜歡養鴿子,一來可以用來傳信,而來可以用來吃,烤乳鴿就是這城中著名美食,據說有些名貴品種還是獻給皇帝的貢品。見到這群鴿子,凌宇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計劃。
其實,那邊倭寇的日子並非凌宇他們想得那麼輕鬆。這幾日連續與官軍作戰,倭寇實則也是損失不少,原來的兩萬多人,如今只剩下一萬五左右,加上長期精神緊張,不少嘍囉都出現了厭戰情緒,私下裡都在叫嚷著要回狼牙島。畢竟這次在興化城內,大家都是搶得盆滿缽滿,誰也不希望自己“有命搶卻沒命花”啊。
柴門三不郎對汪曲道:“汪桑,我們是不是要想辦法撤退了?長此堅守下去,恐於我不利啊!”
汪曲道:“嗯,我也正有此意,不過嘛,我們就這麼撤退了,官軍一旦發現了,到時候追著我們的屁股打,那就不好了,得想個萬全之策。”
這時候,趙隱娘在一旁說:“我有個主意,聽抓來的官兵說,朝廷給他們的期限是十天拿下興化,如今我們堅守不出,最著急的是這群擔心烏紗帽不保的狗官。不如我們先假意與他們談判,然後……”
汪曲一聽,對趙隱娘連連稱讚:“真不愧是我們狼牙島第一軍師,來人,傳我的命令,結束對陳禿子的軟禁,把他放出來吧,我有重要任務交給他,讓他將功贖罪。另外,告訴眾將士,再有膽敢妄言撤退回島的,定斬不饒!”
不出趙隱娘所料,第二天,譚琳果然派出使者來到城下,要求與倭寇談判。汪曲正等著呢,沒想到譚琳他們如此急不可耐,便將使者放進了城。
使者的意思是,官兵想保命、保官,倭寇想保命、求財,只要倭寇肯離開興化城,官兵願意在三天後放開一條口子,讓汪曲等人帶著錢財離去。但有個條件,倭寇不能傷害城中百姓養的一萬隻鴿子,那是給朝廷的貢品,如果這些鴿子受到傷害,日後皇帝勢必龍顏大怒,那一切都沒得談。
汪曲心說,這群狗官果然始終惦記著自己的烏紗帽,都什麼時候了,還想著討好那皇帝老兒。但眼下必須以大局為重,汪曲來不及多想便答應了使者的條件。
使者走後,柴門三不郎對汪曲說:“汪桑,他們怎麼會關心那幾只鴿子呢?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陰謀?哼,管他們有什麼陰謀,即便真有,那時我們已經回到狼牙島了,哈哈!”
柴門三不郎一聽,覺得汪曲說得有理,也不由得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