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陳李濟(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一直沒作聲的呂護士湊了上來,看著一桌的藥,嘆道:“陳李濟的?不便宜。”
“是,文化人都挺有錢。”
任醫生祖籍杭州,但她可不是什麼任熊的後人,那塊鎮紙只是她父親偶然間買來的。
不過去年她交了個‘文化人’家出身的男朋友,已經到談婚論嫁階段了。對於書畫圈、文化圈如何有錢她是見識過的。就像杜守義誤會了她是任熊後人一樣,她也誤會了杜守義靠‘賣字’賺外快...
任醫生的誤會也不算太離譜,杜守義的字確實可以賣錢了。
就在杜守義和任醫生上課的時候,一位懂書法的大領導蒞臨文化宮視察工作了。
他在一幅幅作品前走過,走到一半,停在了一幅字前。看了一會兒,他問道:“這個杜守義是誰?”
陪同參觀的是此次主辦方之一,‘美協’的一位領導,也是博物館書畫組中某一位大師的親傳弟子。他上前親自解釋道:“這位杜守義是第三軋鋼廠的一名電工,今年只有十九歲。”
“十九歲?是誰的後人?”
美協領導笑道:“不是誰家後人,也沒查到師承。好像是自學成才的。”
“自學成才?”
大領導說話間將注意力又投向那幅字。
美協領導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關於這幅字還出了些意外,它曾經失竊過,還連丟了兩次...”說著他將杜守義連補了兩次作品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這幅作品是昨天下午剛剛送來的。說來也有意思,這位杜守義每次補來的字都略微有些不同。您看這個字...還有這個字,三次作品中,它們越來越扁,每次結字都不同。”
漢字是方塊字,但形態上有個發展過程。鍾繇的字略‘扁’,筆法中有很濃的隸意;王羲之開始,字呈現‘正方形’;而到了唐宋,字往‘長’的方向發展。
杜守義正好倒過來,他剛習字時字型偏長;王羲之真跡臨摹多了以後,字型變得方方正正;而‘嬗變’之後,個別字型反而出現‘返祖’,越寫越扁了。
他沒有刻意控制,只是‘放空’之後,腦子裡覺得怎麼好看,筆下就怎麼寫,等寫完了再一看,單個字拿出來似乎不是很好看,但放在整篇字中卻有一種律動感,顯得格外協調和平衡。這就是他現在獨有的‘韻’。
大領導是大書家,他看了又看,笑道:“難怪被偷。復古迫晉,還真給他寫出自己味道了。了不起!”...
大領導的這聲贊,讓杜守義第二天剛上班就被章主席叫過去了。
“守義,這兩位是美協同志,他們有事想和你談談。”
為首一位有些微胖的同志向杜守義伸出手,道:“您好,杜守義同志。我姓童,我們前兩天還透過電話。”
“哦,是您啊?您好您好。”杜守義連忙伸出雙手握了上去。
寒暄一番過後對方說明了來意,今天他們是特意來邀請杜守義加入美協的。而昨天領導視察的事卻隻字未提...
四月十一日,禮拜六。
杜守義一上班就開啟了忙碌模式,一直到上午十點。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中級‘數學分析’技能。”
看著空間中的銀頁杜守義有些微微走神,今天是自己生日了啊,系統果然又用數學技能作為生日禮物了,加上日語...就在這時。
“叮,恭喜宿主達成人生成就,本次人生成就獎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