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仁者當居高位(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賓也是其中一員,只不過他曾經在金國當官,有些家產,所以不用向普通百姓一樣,擠在難民營吃救濟。
自從收到趙泰的書信後,這些天王賓一直在觀察趙泰。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
王賓這種名士,是不會輕易投靠誰,想要他做事,必定是有什麼打動了他。
王賓原本以為趙泰是南宋的人,應該會幫助南宋,阻止難民南下衝擊南宋。
若是如此,那數萬難民就是死路一條,可不想趙泰一通操作,卻從南宋那邊搞來錢糧,為百姓爭得一條生路。
王賓透過這件事情,看到了趙泰的仁與智,感覺到一絲王氣。
他見趙泰要來物資,將百姓安置於治下州縣,知道這只是暫時解決問題。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蒙古肯定會繼續入侵,那麼趙泰的地盤很快就會遭受波及,百姓將重新流離失所。
若是趙泰不能在蒙古入侵前,擁有一定實力,那麼被安置的百姓,很快就會再次淪為難民。
有鑑於此,王賓決定出山,幫助趙泰,同時也是救助中原百姓。
趙泰聽了王賓的話,不禁站起身來,躬身作揖,“先生之言,正合我意。泰願請先生入幕,助我一臂之力。”
趙泰現在的名聲不小,轄境內的百姓,也確實擁戴,可以說很得民心。
不過,王賓說的沒錯,得民心者,若是不能利用民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軍政系統,那麼未必能夠得天下。
歷史上有民心,最後卻悽慘收場的,不再少數。
現在趙泰也算得民心,可實力卻很弱小,便是沒有將百姓組織起來。
王賓起身回禮,“卑職願意為大帥效力。”
趙泰隨即問道:“先生以為我該怎麼建立統攝四州的軍政體系。”
王賓道:“回稟大帥,如今金國朝廷的行政體系已經崩潰。卑職以為大帥既然是一軍節度使,便可以唐朝河朔三鎮為例,吸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獨立的軍政體系,將四州軍民納入大帥的管理。”
趙泰微微頷首,金國在地方的統治,現在已經崩潰,趙泰確實需要建立一套軍政體系,來統治地盤。
現在最適合他的方案,確實是藩鎮化。
他不稱王,不稱霸,不會造成金國和南宋的反感,只是一個小小節度使,可實際上卻是一個獨立王國。並且這個軍政系統一旦建立,還可以隨著自己的地盤的誇張而增大。
唐朝的河朔三鎮,都是能夠和中央政府對著幹的存在,軍事能力很強大,經濟也都不錯。
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牙兵太狠,連節度使也敢殺。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