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趙泰得到南宋的援助,麾下步軍盔甲本就精良,幾次與我蒙古的戰鬥,又讓他繳獲了大批盔甲和戰馬,導致其軍裝備遠勝我軍。”忽必烈眉頭微皺,“他雖只有三萬人,但戰力可比五六萬漢軍。”

在古代甲胃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普通士卒大多穿不起,絕大多數士卒都是一件破襖子而已。

李璮的地盤比趙泰大不了多少,擁兵八萬,披甲兵也就一兩萬人,可趙泰麾下人馬,卻幾乎人人有甲。

在冷兵器為主的戰場,有甲就有戰鬥力,一千甲士能夠擊敗一萬無甲的雜兵。

趙泰透過南宋獲得大批步人甲,又在徐州、鄭州兩次戰役中,繳獲大批蒙軍盔甲。

因此忠義鎮雖只有三萬人,但是披甲兵可以比得上尋常十萬蒙軍。

忽必烈聽說趙泰的情況後,內心有些忌憚,塔思見此微微皺眉,緩緩道:“王爺,趙泰之軍雖然裝備精良,但我們畢竟在濟南城內。現在城內守軍有兩萬人,我倒是覺得王爺不必太過忌憚趙泰。”

忽必烈卻搖搖頭,“對於趙泰,我們必須謹慎又小心,你不要忘記,他手上還有震天雷。去歲郭德海兩萬守鄭州,便被趙泰輕易攻破了城池。”

提到鄭州之戰,塔思內心也有些忌憚起來,他緩緩點頭,“王爺說得有理,那震天雷確實有些麻煩。”

忽必烈負手在地圖前走了幾步,忽然沉聲道:“傳令給李璮,讓他速度領兵增援濟南。本王要在兵力上壓趙泰一頭,以確保濟南萬無一失。”

塔思道:“如果李璮和大汗的援兵抵達,那麼我們兵力上佔據優勢。屆時即便不能擊退趙泰,也能把戰爭拖到大汗攻下開封。待到那時,大汗揮軍進入山東,趙泰便是死路一條。”

忽必烈重重點頭,“不錯,本王就是要把趙泰拖住,戰鬥的時間越長,對我們越有利。”

趙泰起兵北上,進入濟南府,忽必烈一面加固城防,一面再次派出信使,催促窩闊臺和李璮的援兵。

益都,李璮站在城頭,看著揮下兵馬於城外操練。

他在得到忽必烈的命令後,便調集了四萬大軍,集結於益都城外。

李璮和趙泰雖有密約,雙方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趙泰要奪取濟南,卻是李璮不能接受的。

對於李璮而言,他最希望的情況,便是維持現狀,然後繼續走私賺錢,悶聲發展。

如果趙泰佔據濟南,那麼不僅他將受到威脅,還會引得蒙古人大舉進入山東,屆時他想繼續割據也難。

這時,他正注視著士卒操練,楊友匆匆跑上城頭,“大帥,濟南傳令,趙泰進入濟南府,忽必烈王爺令大帥,立刻率兵增援濟南。”

李璮聞語眼睛眯起,“趙泰這廝野心太大,竟然敢攻擊濟南。本帥要立刻出兵,讓他知難而退,乖乖退回魯南。”

求月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