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時辰,三萬忠義鎮將士,便在曠野上集結完畢。

趙泰隨即以忠義鎮節度使,山東西路制置使的身份,號召全軍,要求將士們務必聽命,務必死戰。

在進行簡短的動員後,趙泰安撫住了軍中的女真人,大軍便立刻揮師北上,直接殺奔濟南。

在趙泰起兵的同時,開封城外,蒙軍大營內,蒙將嚴實也率領一萬兵馬,離開營地向山東進軍。

此時蒙軍與開封守軍的砲群對射還在繼續,蒙古大汗窩闊臺站在營地外,目視著增援濟南的人馬開拔。

“大汗,我們雖然派出一萬人馬增援濟南,但是我們蒙古在山東對趙泰並沒有絕對優勢。”楊惟中沉聲道:“為防夜長夢多,臣以為我們應該儘快拿下開封。屆時主力開進山東,就算趙泰生得三頭六臂,也只能被大汗擊敗。”

窩闊臺頷首,“你說得不錯。既然趙泰和宋軍都不敢來開封,本汗無法圍點打援,便可儘快奪取開封。屆時本汗騰出手,趙泰那個跳樑小醜,能夠翻出什麼浪花來?”

楊惟中道:“說起來,臣確實有些佩服這個趙泰,金國能夠苟延殘喘到現在,有他一半的功勞。另外,在金國將要滅亡的情況下,趙泰還有能力威脅我們,這廝還真是有點手段。”

窩闊臺也不得不承認趙泰很難纏,不過他卻冷哼一聲,“這趙泰再有能力,也改變不了金國滅亡的大勢,更改變不了他自己的命運。本汗這次攻下開封,滅了金國,他的死期也就近了。屆時本汗陣斬或者俘虜這廝,必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眾多蒙將聞語,具都發笑,窩闊臺見援助濟南的人馬,逐漸消失在視野,隨即一揮手,“回營,傳令各萬戶來帳內商議,本汗要儘快拿下開封,然後揮師山東,剿滅趙泰。”

趙泰從單州起兵,三萬大軍,詐稱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地殺奔濟南。

一路上,兗州、泰安的蒙軍望風而逃,忠義鎮於十二月二十一日,進入濟南府境內,背泰山下營。

在距離忠義鎮營地不遠處的一座山崗上,幾名蒙軍斥候在樹林裡,注視著泰山腳下,忙碌紮營的忠義鎮士卒。

此時三萬大軍,背山紮下聯營,營地內人員穿梭,一趕高聳的大纛旗上書寫著一個大大的“趙”字。

營地內,忠義鎮旌旗獵獵,士卒衣甲鮮明,刀矛鋒利,可以看出是一支裝備精銳的軍隊。

這時蒙軍斥候在樹林內觀察片刻,看清了忠義鎮的情況,為首的斥候才一揮手,領著屬下牽馬出了樹林,然後翻身上馬向濟南奔去。

當日傍晚,忽必烈在節堂內,聽見斥候稟報,發現趙泰的主力,約三萬人進入濟南府,背靠泰山紮營。

這時忽必烈負手站在地圖前,目光注視著上面標註的位置,“本王果然沒有猜錯,趙泰那廝的目標就是濟南。”

塔思道:“我們的兵力與趙泰相當,他要奪取濟南,關鍵在於出其不意,可現在他的意圖提前被王爺發現,如今我們已經有了準備,趙泰的圖謀必定會失敗。”

忽必烈卻沒有他那麼樂觀,沉聲詢問道:“斥候前去探查,可知趙泰兵馬裝備如何,可有騎兵?”

塔思沉聲道:“啟稟王爺,據斥候稟報,趙泰之軍裝備相當精良,士卒披甲率奇高,達到九成以上,遠超我蒙古步軍。另外,趙泰手上騎兵也不少,至少四五千騎,而且都是雙馬,絕對不是烏合之眾。”

雖說趙泰只有三萬人,但是聽了塔思之言,忽必烈不敢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