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的龍旗,朱由校並不打算直接自己帶著,而是打算安排滿桂將龍旗帶回寧遠城去。

萬軍之中擊殺代善,其實在朱由校看來沒什麼太大的成就感,畢竟說到底,這件事祖大壽差點就在寧遠城外幹成了。

難不成自己和祖大壽那貨成了一個段位?

朱由校可不打算把自己和祖大壽拿在一起對比,

雖然說按照代善的那兩把刷子,他是不是重傷都在朱由校的手底下活不下來,但是偏偏死在朱由校手中的代善,是個身負重傷的貨色。

朱由校只覺得,自己儘管是殺了代善,卻總覺得心裡不太得勁。

成就感甚至都不如干掉阿巴泰那一波。

不過代善的表現,倒是確實是讓朱由校有點想笑。

代善好像理解錯了一點什麼,才會覺得自己不會殺他,才會覺得自己會讓他當一個活著的有骨氣的英雄。

現在嘛,代善英雄是當了,不過是個死了的英雄。

朱由校很清楚。

畢竟寧遠決戰打成現在這個樣子,估摸著皇太極可能都已經不太敢打了。

哪怕是打,沒準皇太極都想著摸魚為主,不會真正的傾女真之力,和大明一決勝負。

事已至此,皇太極已經被架在了火上。

不得不打。

可是這一仗怎麼打,多大規模,朱由校知道,此時的皇太極還是有著能耐控制的。

誰讓努爾哈赤將權柄交給了皇太極,而皇太極本就是努爾哈赤處理政務的好幫手,和建奴當中的保守派守舊派,有著極好的關係?

只需要皇太極輕飄飄的做出幾個分兵指揮,他就能夠儲存住自己手裡能夠使用的絕大多數精銳。

藉著這一戰,來進行他清洗大金內部的計劃同時,也能夠讓他在大金更得人心。

而保守派和守舊派,一個是覺得打到現在這樣,差不多夠了,畢竟消化還需要時間,不如暫時和明國談和,來年再南下的一幫人。

另一幫,則是覺得大金作為大明曾經的藩屬,如今已經打下了關外這麼多的土地,是時候和大明談條件,讓大明承認大金的立國,從而在已經打下來的土地裡好好修生養息,好好的恢復民生兵馬,日後和大明劃關而治的人。

這兩幫人雖然說是守舊和保守,可是實際上比起大明朝廷裡邊的保守和守舊派,卻是要激進的多。

畢竟大明朝廷裡邊的保守派,可是想著就縮在關內。

畢竟大明朝廷裡的守舊派,可是覺得恢復了建奴的朝貢,就可以讓建奴罷兵的。

從烏蘭哈的口中得知了建奴中間各個派系的矛盾等等之後,朱由校就不由感慨,一個新興的政權,的確比起已經成立了二百餘年的大明,更加激進,更加有活力。

大明是個泥足深陷的巨人,想要自這個泥潭中抽出身來,想要擺脫這一潭死水。

就必須要不破不立。

遼東作為如今最能夠讓朱由校避開那些守舊目光的地方,自然成了朱由校不破不立的第一站。

而這第一站,也是一個開頭。

開頭,當然要好。

結合了所有已知的情報之下,朱由校果斷的斬了代善。

在如今的這個時局下,不下猛料,建奴當中的保守派和守舊派,將會贊成皇太極的做法,因為女真本身人口就少,若是在一場沒有足夠把握的戰役中喪失絕大部分精銳的話,女真的明年,將會很難,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