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代善豈不就成了大金的笑柄了麼?

代善可不樂意當這個笑柄,四大貝勒當中的笑柄,有莽古爾泰一人足以!

反打,必須要反打!

就在代善聲嘶力竭的嘶吼之時,朱由校也發現了事情不對頭。

和興中城外那一戰以及大茂堡那一戰不同,代善麾下的建奴正規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論精銳程度,不及努爾哈赤的親衛軍,可是在絕對的數量壓制之下,蒙古遊騎的戰鬥力被削弱到了一個極致。

朱由校自己能夠在建奴大軍當中殺他一個七進七出又如何?

建奴一旦大軍合圍,在建奴弓手的威脅下,朱由校也只能乖乖的突圍而不是留下等死。

項羽突圍身邊還有著足夠充當百人將千夫長的精銳楚騎呢,自己身邊的這些蒙古人卻明顯的戰力堪憂。

雖說他們一個兩個的表現得都很狂熱,可是在裝備的絕對差距之下,狂熱是無法構成有效戰鬥力的。

畢竟速度一旦慢下來,蒙古遊騎手中的彎刀可破不了建奴正規軍的多重甲!

不行,不能繼續和建奴耗下去。

代善明顯是打算放棄糜爛的後半段,選擇中軍化作前軍,前軍化作後軍來進行有條不紊的陣戰。

一旦被代善拖入了他們女真人習慣的節奏當中,自己麾下的這些蒙古人將會死傷慘重。

先不說朱由校想不想被打的僅以身免,學習一波高梁河車神。

就說這些蒙古人可都是朱由校日後征服草原的種子,朱由校就不會讓他們這麼輕易的折在了這遼西大道上。

如今這些建奴惶惶不可終日,自己既然已經打了一次襲擊戰,那麼幹脆就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十六字理論,徹底發揮起來。

華夏大地上的游擊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建議吳王闔閭以短兵騷擾楚國,整整六年的騷擾之後,楚國國力疲憊,軍力大減,伍子胥乘機引誘楚國主力和吳國決戰,最終楚國大敗。

而後在漢時,遊擊一次更是頻頻出現。

如今的大明雖然有著遊擊將軍的頭銜官位,卻很多時候都不是讓熟知遊擊之道的將軍擔任,而是作為地方上的斥候長官來用。

如今建奴大軍強盛,而自己手底下的人馬不太靠得住,朱由校當機立斷就做下了決定。

一槍捅死一個面前的建奴,朱由校一拉馬韁,戰馬人立而起。

“全軍準備撤退!”

敵退我追!敵駐我擾!

如今的建奴就差沒原地紮營了,當然算得上是駐。

而在敵人放緩速度,打算紮營的時候,當然就要實施騷擾戰術。

兩軍交戰之時最簡單的騷擾戰術莫過於打一下就走。

讓建奴必須時時刻刻警惕隨時可能發生的遭遇戰,從而折磨建奴的精神,讓建奴疲憊。

但是在撤退之前,朱由校覺得,自己不能浪費這一波刷聲望的好時機,畢竟一波奇襲打的建奴心驚膽戰,哪怕是如今代善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但是朱由校也有把握撕開建奴陣營,直面代善。

雖然說不一定能夠幹掉代善,但是至少也能嚇唬嚇唬他。

兩眼一眯,朱由校手中大槍掄圓,再次挑飛幾個建奴後直接一夾馬腹,策動胯下戰馬朝著建奴中軍大纛之處衝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