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提李自成原本就是追隨天啟帝,從錦州眼皮底下繞到錦州腚後邊殺去的蒙古,就說代善的潰兵留下的蛛絲馬跡,早就已經落入了“優等生”李自成的眼中。

建奴從一開始自塔山撤出之時的慌亂,到了杏山之後就開始變得穩當了起來。

這說明,這些建奴們已經走出了代善被陣斬的夢魘當中,已經做好了面對事實,直面暴怒的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的準備。

也就是這個時候的建奴還沒有流行後來皇太極當權之時的主將死餘者皆死,不然就代善這麼一死,這正紅旗和其他八旗的人馬,就要死上一大批去給代善殉葬!

遼西道兩旁的堡壘眾多,而如今出了杏山之後,更前方的就是女兒河了。

女兒河貫通大福堡和松山堡,這兩座堡壘,可都是能夠當做重鎮使用的。

李自成眯上了眼,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吳三桂費力的用自己腰間短刀將身上的繩索全部割斷,一手拉著馬韁,另一隻手下意識的就摸向了自己戰馬的一側。

那個地方,平時是吳三桂放置自己大刀的位置。

平日裡,吳三桂的大刀就掛在馬鞍之上。

然而這手一摸,吳三桂就摸了個空。

自己的刀呢?

瞥了一眼前方控制戰馬保持勻速前進的李自成,吳三桂沒好氣道:“李自成,小爺的刀呢?”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沒見過好東西。

就連小爺的那把刀,都要貪墨了!

心中念頭一閃而過,吳三桂的不爽,越發濃郁。

雖然嘴上接受了,但是心中,卻總還是會有些不服。

可是吳三桂沒想到,下一剎,一個滿桂手下的寧遠騎兵就捧著一杆雁翎刀遞給了吳三桂。

“陛下有言,吳三桂刀法不到家,關王刀過於沉重,不利吳三桂發揮及成長,御賜護龍衛雁翎一杆,還望吳三桂持刀為陛下,建功立業,不負陛下之恩!”

接過寧遠騎兵遞來的雁翎刀,吳三桂嘴角往下一歪。

好吧。

原來自己的刀,是被天子拿了啊。

那就沒事了。

御賜雁翎刀?

京師裡那些武器裝備,小爺啥沒見過?就京師裡的那些大漢將軍們手裡的雁翎刀,小爺一口氣能砍斷他二十把不帶停……的……

心中一面雜七雜八的想著,吳三桂一面拆開了雁翎刀的刀囊。

伴隨著雁翎刀上瀲灩的寒波湧動,吳三桂的念頭,被他吞入了腹中。

好刀!

端的是一把好刀!

比小爺的關王刀,好多了!

就是不夠沉,不那麼好用!

還沒等吳三桂繼續跟李自成說什麼,李自成就是一聲爆吼:“全軍注意警備!天上有海東青!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