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不好殺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海東青?
吳三桂還來不及反應,就跟著大部隊直接踏入了旁邊有著厚厚雪蓋的樹林當中。
待到大部隊停下腳步,吳三桂勒停了胯下戰馬,看向發出指揮的李自成呼喝道:“李自成!你幹什麼?你難道不知道兵家大忌逢林莫入嗎?”
扯了一下自己的馬韁,李自成瞥了一眼吳三桂,冷聲道:“吳三桂,莫非你不知道海東青代表著什麼麼?”
聽到李自成又提到一次海東青,吳三桂兩眼一眯道:“海東青?那不是一種大鳥麼?有甚好怕的?遼地常有海東青出現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李自成,你總不可能要告訴小爺,海東青還真就是建奴的眼睛,可以讓建奴居高臨下的發現我們吧?”
“如果海東青真的那麼靈性,那麼大明為何不豢養其他更容易被豢養通人性的鳥類,用於監察戰場?”
吳三桂的問題,讓李自成嘴角挑起。
這個問題,正巧在天啟帝的課程當中,早就被天啟帝解答過了。
鷹隼之類的鳥,作為大型肉食鳥類往往都比起那些小鳥更容易被馴養,成為獵人發現獵物,追擊獵物的好幫手。
而建奴的圖騰海東青,更是號稱神鳥,有著“萬鷹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選中的子民”。
海東青也確實沒有辜負它的這些稱號,整個遼地,海東青就是無敵鳥類的象徵。
比起尋常的鷹隼,更有靈性,也更通人性,知道主人想要它們做什麼事情,更能夠理解不少的基礎指令。
而為什麼中原王朝不去馴養其他的鳥類用於戰場偵查,除了其他的鳥類不如鷹隼聰明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在於中原王朝擅長馴養鷹隼這類猛禽的,更少。
甚至於,馴養獵鷹的最大用處在中原王朝的眼裡,就是單純的打獵。
就比如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當中,曾經寫過一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這右擎蒼,擎的就是蒼鷹。
偏偏文人詩人玩的,武人和皇室,碰都不能碰。
如果皇室,如果軍中,對豢養猛禽上心,那對於文官和大臣而言就是一個天大的事情,玩物喪志!
就像是豹房裡處政練兵的朱厚照一般,他也養了鷹。
他的名聲多差?
如果豢養小型鳥類進行戰場偵查,這也不是沒有,比如說飛鴿傳書之類的事情,都是早就出現了的東西。
可是一旦到了邊關戰場之上,鴿子這樣的小型鳥類先不說飛得不夠高,能被建奴和蒙古人中的神射手輕鬆射下,光說蒙古人和建奴豢養的獵鷹,就足夠團滅鴿子了。
而且哪怕是大明豢養了尋常的獵鷹,面對海東青的時候,又能有什麼挑戰性?
翼展六尺往上的海東青面對翼展四尺就是極限體型的蒼鷹,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不論從戰鬥力還是說飛行高度,都近乎於碾壓。
“與其給建奴的海東青加餐,還不如干脆不養!”
天啟帝的這句話,李自成還記得清清楚楚。
將天啟帝當時講的內容全部複述給了吳三桂之後,李自成又挑了挑眉道:“陛下還曾經說過,將海東青利用到戰場的,其實還有曾經的遼人,契丹人每年朝女真索要的貢品裡邊,就有海東青的存在,而遼人最終失敗,也就是敗在了同樣手握海東青的女真人手中。”
吳三桂被李自成這一番話說的不知道該如何回嘴,卻又覺得李自成說的,似乎都有那麼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