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沒良心炮,瞭解一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坐在望海臺簡略收拾出來的府衙之內。
朱由校面色難堪的拿著手中的《經略復國要編》,仔細翻閱。
而在朱由校身前,袁崇煥黃得功等人,卻是坐立不安。
這本經略復國要編,是陳柳秋提供的。
而在桌面上,還擺放著諸如武備志,諸如武經總要以及俞大猷所著的劍經和續武經總要,籌海圖編等等書籍。
這些書籍,都是陳柳秋這些年裡,在遼地經營山海寨諸多事務的時候,從明國遊商們手中買到的。
本意是透過這些書籍,來訓練山海寨的新生代。
可是說到底,山海寨當中識字能夠說文解字的先生還是不多,最終沒能得行。
如今在天啟帝的要求之下,陳柳秋將這些收藏一股腦送了過來,可是卻沒想到天啟帝如今會是這樣一副樣子。
面色嚴肅,面容鐵青。
甚至握著這些書籍的手,都有些扭曲,有些壓抑。
自打朱由校翻開了這些書籍之後,朱由校的心中被點燃的,就是純純的怒火。
好傢伙!
朱由校直呼好傢伙!
如果大明朝少了那些掣肘,少了那些為了私利不顧一切的高官。
大明朝能輸?
火器輪得到在西夷的手中發光發熱?
不能夠啊!
武經總要是北宋的,趙宋弱的一批,已經算是共識。
可是武經總要裡記載的諸如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鐵嘴火鷂、竹火鷂、火箭等等火器,可都是能幹事的啊!
雖然限制於火藥的不成熟,導致這些火器爆炸威力不足,大部分時候只能放放毒煙嚇嚇戰馬,可是這些玩意一旦火藥成熟了,可都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白了,還是老趙家以文制武重文輕武搞出來的禍害。
治軍方針拉胯到了極致的同時,還不願意革新軍隊裝備,加上官方勸學,鼓吹學問就是一切,多方協作下來,武備徹底荒廢。
根本沒人去深入研究。
於是就是金蒙戰場上,金兵的震天雷炸的蒙古人嗷嗷叫。
蒙古人不甘示弱,一手銅火銃(火炮),打的金人宋人哭爹喊娘,一口氣將大蒙古帝國的陰影覆蓋在了亞歐大陸的上空。
而到了元末明初,漢兒再度玩上火器,唱著凱歌將蒙古帝國的最後餘暉與自詡正統的北元揍回了部落。
成祖朱棣更是親自上手,給火器的使用方式規劃了一整套的戰法,更是設定了專攻火器的部隊!
神機營!
一營五千人,步兵三千六百人全副火器,騎兵一千,炮兵四百。
這四百炮兵玩的是重炮和大連珠炮。
在建國初期四面樹敵的環境之下,在“有精兵而無精器以助之,是謂徒強!”的口號之下,大明大力發展火器,將火器推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
哪怕是到了朱由校如今所在的這個時間點上,大明軍中還有著不少大炸比。
就比如說孫承宗手底下幹活的茅元儀,就比如說袁崇煥手底下幹活的孫元化。
甚至包括孫承宗,朝著朝廷開口要軍資的時候,也是火炮當先。
當然,朱由校是不知道被自己無意中噴過的茅元儀就在孫承宗的手底下幹活,也不知道教會了孔有德用火炮轟自己同胞的孫元化此時就在寧遠城。
可是朱由校卻著實為大明惋惜。
這麼重視火炮的大明朝,卻沒能夠將火藥發展起來,將火器發展起來。
甚至於仔細翻閱了一下這些書籍之後,朱由校都只能為之惋惜。
在朝堂上的“君子”們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