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只是(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些名臣當中,又有幾人做過於國於民有利的事情?
不幹實事,方為名臣,這等名臣,老夫不屑為之。
老夫嚮往的是前漢,嚮往的是盛唐,嚮往的是範文正,嚮往的是張文忠!
做實事被罵,那又有何妨?至少百姓,會記得老夫,至少天下,能夠安生。
老夫一人名節毀了又如何?能讓大明戰士少流點血,能夠讓大明百姓少破點家,老夫哪怕是粉身碎骨又能如何?
大明朝不僅僅只有於少保一個甘願粉身碎骨渾不怕的人,老夫,亦是!
老夫一家,自洪武二年之後,就以武功世襲睢陽衛百戶,本就是武人世家!
也就是祖輩艱苦,方才算是入了文人的眼中,妥協而出了一個三世司馬六世永綬的名頭。
可是對大明,老夫一家又做了些什麼?
如今報國之時已到,老夫豈可因為一人之名節,一家之榮辱,而棄之不顧?!”
說完這番話之後,袁可立揮了揮手,驅散了面前的酒氣,將手按在了盧象升的肩頭。
一字一句道:“建鬥,老夫記得,你在京師當中,可是當眾敢於向錦衣衛揮刀之人,更是覺得山西無戰事,想要投了遼東報國之人。”
“如今怎麼?連這種大快人心之事,都不願意去做了嗎?”
“想想沿途我們見過的斑斑血跡,累累殘骸!”
“想想沿途上那流離失所的百姓,還有無數的難民!”
“他們,才是我們的同胞!建奴,不過是奴酋耳!”
“京師裡的大人們,總喜歡說家國天下,他們將家,放在了最前,最要緊的地方。”
“可是他們卻忘了,若是沒有大明國,他們還是蒙古人的奴隸!”
“沒有這個國,他們的家在哪?古人早就說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很簡單的道理,他們就真的不懂嗎?”
袁可立的一番慷慨激昂,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讓盧象升明白了一個鐵一般的事實。
那就是,幹實事的人,還真就沒幾個在中樞的。
東林黨人爭權奪利,搞的國家烏煙瘴氣,身為天子的天啟帝甚至需要親自扶立一個太監和所謂的君子們去唱對臺戲!
袁可立的話,盧象升只覺得一點錯誤都沒有,大明早已是哀鴻遍野,無數百姓成了奴,而京師之中,卻是依舊歌舞昇平,一片繁榮氣象。
做實事的人,都去哪了?
都不得喜歡,被攆出來了!
守土衛國的將士們,成了權貴們不用花錢的私兵和苦力。
甚至就連毛文龍這樣震驚遼東的名將,也還需要討好魏忠賢才能夠勉強養活皮島的四十萬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