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川軍入京,四等男子伯侯公!(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承宗所思所慮,朱由校當然知道。
什麼和袁崇煥相熟,什麼寧遠守軍不認識自己,這些朱由校都清楚是空話套話。
歸根結底,還是孫承宗擔心自己這個皇帝會出問題。
會陷入危險之中。
這是孫承宗的關心,朱由校能夠理解,但是朱由校卻無法去接受。
因為朱由校之所以要親臨前線,為的就是要盡收軍心。
此時機會已經來了,朱由校造勢,也造的差不多了。
在以戰功封賞之後,全軍軍心戰心最盛的時候,朱由校這個創下了六百斬千五奇蹟的將軍,再次帶上人馬出關。
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的情況下排程起大明軍隊的積極性。
才能讓朱由校,達成心中計劃。
朱由校的計劃,從一開始可就是將自己塑造成大明軍神,一舉聚攏整個大明的軍隊在自己手中,從而進行武裝鬥爭,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綱領貫徹到底。
而毫無疑問的,如果這一戰,真的是孫承宗頂上去了,那麼不論寧遠之戰獲得了多麼大的斬獲,多麼大的功勞,在史書上的記載,頂天了也就提一句帝化名福,統軍破敵,遼東經略孫承宗,寧遠一戰首功,克敵斬將奪旗!
這可就和朱由校的初衷相背離了。
更別提全國的軍隊掌握在自己手裡,和掌握在其它人手裡,本就是兩個概念。
看著孫承宗,朱由校滿臉堅毅道:“老師,還是本將親自去,山海關可少本將,不可少老師。”
“居中排程,糧草補給,皆需德高望重之人才可無憂。”
“袁可立即將出海,尤世祿王世欽等人作戰得利,治理無方,不可將這些事情交於他們。”
“更何況,比起本將有過一面之緣的滿桂和袁崇煥,山海關諸將,又有幾個是本將熟稔的?”
“所以本將心意已決,馳援寧遠,捨我其誰?”
孫承宗愣了一會,嘴唇扇動,欲語還休。
一聲長嘆後,孫承宗點了點頭道:“既然將軍已經做好了決定,那麼老夫,也就不阻攔了,然而戰場形勢多變,將軍萬金之軀,切不可輕易犯險。”
“老夫聽曹蠻子說,將軍一身武藝,驚世駭俗,甚至遠超曹蠻子,所以老夫拜託將軍一件事。”
“若事不可為,將軍的一切,以保全自身為首要任務。”
“大明,再也無法承受一次薩爾滸,一次土木堡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看著孫承宗爽朗笑道:“老師,大可放心。”
山海關內大封功臣,雖然京師輸送的財寶軍資,還沒有抵達山海關,可是之前查抄的高第府邸裡的金銀財寶,就足夠讓孫承宗大封這一次隨朱由校出征得回的這三百餘士卒了。
黃得功順理成章的撈了個參將,曹文詔也從遊擊,擢升了個總兵。
而比起軍職,更動人心的,是他們都有了爵位在身!
朱由校的劃分很簡單粗暴。
男子伯侯公,各分四等。
這次出征後的那三百餘人中,爵位最低的都成了二等男爵!
爵位最高的,不是曹文詔,而是曹變蛟。
兩次衝鋒,一次突圍,曹變蛟手刃七十餘人,更是親手擒拿了大鬍子。
得爵一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