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輕挑眉頭,雙眼在張維賢這個老梆子身上掃視一番後點頭說道:“既然新城侯有想法,那不妨說說。”

清了清嗓子,張維賢雙目死死的盯著天啟帝說道:“陛下,可否不直接對建奴發起總攻,掃滅建奴?”

說出這句話的張維賢很清楚,這句話背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後金的崛起,甚至於遼東之亂,真要實打實的說起來,說白了就是地方造反反抗中央。

為什麼大明一直不承認後金,反而是賊奴,酋奴,建奴之類的賤稱蔑稱去稱呼女真人?

就是因為說到底,女真整個種族自從明初投了大明之後,就已經算是臣服,而大明同樣也在遼東設定了建州三衛供給女真人生存。

自家養的狗突然想咬主人,擱誰誰都受不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明源源不斷的將將士送去遼東,勢要將女真之亂平定下去的原因。

張維賢深知,自己所說的不要將女真徹底趕盡殺絕,如果沒有一個能夠讓天啟帝滿意的解釋,那麼等待自己的,就是來自天啟帝的雷霆之怒!

所以張維賢緩都沒緩,就直接開口說道:“平遼之後,老臣將率部將建奴繼續往外驅逐,繼續往北,只會更加苦寒,大敗之下的建奴,定然會選擇一個更為薄弱,也更為安逸的突破口。”

“老臣覺得,這個突破口,只會是朝鮮!”

“朝鮮本就有人通敵賣國,將情報物資賣給建奴,這也恰好能給了自立為後金的建奴一個藉口,能夠讓建奴直接殺入朝鮮。”

“而建奴暴虐,朝鮮國民定當不堪其辱,人心思明。”

“屆時老臣再率大軍,將建奴從朝鮮驅逐去海上!建奴深諳大明文化,奴酋努爾哈赤更是對華夏文化頗有造詣,定然知道漢帝時的寇可往我亦可往這句話。”

“日本既然能從海上登入朝鮮,那麼建奴,就能從海上登陸日本!”

“而日本國雖然狼子野心,卻也深受華夏文化影響,對大明嚮往之人,也絕非少數。”

“大明只需把握好進攻的節奏,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名正言順的收了朝鮮和日本!”

“陛下以為如何?!”

聽完了張維賢這老梆子的話語之後,朱由校對張維賢的認知,又深了幾分。

本以為這傢伙食古不化,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所以自己才告訴這傢伙,以收復漢家故土為理由,以為秦復仇為理由。

可是沒想到,張維賢居然和自己的真實想法,不謀而合了起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就是玩一手驅虎吞狼,給大敗的建奴一點希望,讓他們去劫掠,佔領朝鮮,佔領日本。

然後大明緊隨其後,去解救在建奴鐵蹄之下受盡蹂躪的朝鮮,日本人民。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這種待遇,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擁有的。

朱由校只要有過這樣的待遇,那麼在整個華夏文化的輻射圈內,甭管之前口碑有多差,那麼瞬間,就會成為聖王一級的人!

至於為什麼朱由校不擔心建奴在遼東大敗之後,逃去朝鮮,逃去日本,會和朝鮮日本合流,遏制大明?

因為建奴,最愛的就是反覆無常!

建州三衛為什麼設立?還不是因為女真走投無路之下,不願意依附朝鮮,所以投了大明?

於是大明給了他們一大片可以定居的土壤,更是設定了建州三衛作為女真人的衛所。

雖然有人說明朝這一波操作,是為了分化女真人,是因為從一開始,明朝就怕了女真。

可說實在的,投明的女真人,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用得著分化麼?

先不說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間的征戰,就單單說建州女真這一塊,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相互攻伐也是常有的事!

而大明對於歸附了自己的女真,也不可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