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個人勇武可否?(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也先部的精銳騎兵,精銳步兵,早已分散埋伏於鷂兒嶺山林之中,中軍大帳空虛!經歷過明初明成祖那麼多次北征蒙古,加上明宣宗的幾波北征,蒙古人也還是學聰明瞭,蒙古大汗以及蒙古主將的大帳,不會紮在前方。
反而是在重兵把守之下。
可是按照朱純臣的佈局,也先部的周邊士卒,可不是什麼精銳!
而是普通的後勤兵以及新兵蛋子!
也先為了張揚氣勢,大肆徵兵,傾當時整個蒙古之力,湊出來的十五萬大軍中,不可能盡數為精銳!
這也就成了朱勇,薛綬率領的那四五萬人,唯一破局的方式,避免陷入纏鬥,陷入死斗的泥潭,而是直接衝擊蒙古大帳,將己方的被打的措手不及,變成打的對方措手不及!
這是站在上帝視角,才能夠準確分析判斷出來的東西,想必鷂兒嶺一戰的恥辱,在朱純臣等武勳之後的心目中,也同樣是刻骨銘心,所以他們,估計也沒少覆盤!
沒法走到前線去打仗也就罷了,總不能連在家裡推演沙盤,覆盤戰局都不能吧?而這些,加上朱由校提出的以鷂兒嶺之戰為根基,來進行推演,恰好就讓朱純臣這老貨,佈置了這麼一盤棋!
畢竟,個人勇武如果有用的話,那麼站在上帝視角的朱純臣完全可以說,朱勇、薛綬發現陷入重圍之後,選擇了破釜沉舟,靠著身先士卒,不計傷亡,直衝也先大帳進行斬首!
一旦此計功成,被攻破了大營的蒙古人,也該潰敗了!
這鷂兒嶺之圍,可不就直接破局了麼?
挑了挑眉,看了一眼朱純臣,朱由校突然嘴角一挑道:“成國公,朕大概猜到你的想法了,你是想說,以平陰王和永順伯之勇武,入鷂兒嶺之後,不管不顧率領精銳不計傷亡直撲也先大帳,是也不是?!”
雖然看不到朱由校的表情,但是朱由校這斬釘截鐵的語氣,一語道破自己的小心思之後,朱純臣的老臉頓時變得慘白了起來,小皇帝莫非,真是生而知之?
只是單單一看這沙盤,居然能夠準確無誤的分析出來這麼多!
別人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朱純臣很清楚,當初在宣府大同巡撫了十幾年的於少保,練出來的大軍,其實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他們拉上戰場,是沒太大意義戰力的,所以他們臨敵才會潰敗的那麼快,甚至在之前,面對也先大軍南下的時候,屢戰屢敗。
但是咱朱純臣的老祖宗本部的兵馬,可不是鬧著玩的!
鷂兒嶺之戰前五年,朱勇可是帶著本部兵馬,二出喜峰口,兩度大敗蒙古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勇帶的人馬,面對蒙古人的時候,反而更容易激發血性,更敢去剛正面!
如果不是因為這一點,朱純臣哪敢確定自己老祖宗當時如果不顧一切,還真能衝出去不是?
瞎掰,是沒用的。
朱純臣很清楚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