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轍印出了樹林上了小路,時斷時續地向前延伸到遠方。

楊青一路追著,遇到印跡消失時也不擔心。左右就一條路,只要方向不錯就好。

川南多山,眼下這條路就開在連綿不絕,鋪滿芳草野花的丘陵間。隨著山勢擺佈,或曲折迴環,或靜謐悠遠。四下風吹花香,鳥鳴幽谷。

然而在這樣宜人的如畫風景中,楊青心底卻有一股火苗迸發。

他自問不算一個好人,也不屑去做。

前世的他更可以說是滿手血腥,下地獄也不會喊冤。

可即便這樣,他心中依然有底線。

老弱婦孺,無辜良善,這就是底線,為人的底線。

這不是偽善,也不是什麼原則,這是天道!

正午時分,當路上印跡徹底中斷時,楊青也停馬駐足。

路邊一座坡度稍緩的矮丘上,幾座新起的墳塋映入眼簾。

矮丘下,一條不太明顯的小徑深入丘陵後方。

他下馬看了片刻,先將馬匹在路邊一塊青石上拴好,這才運起一步登天的輕功,沿著小徑深處無聲飛掠過去。

左手扶著腰間長劍,順著山勢轉了兩個彎兒,一處面積不大,還算平整的山坳出現在眼前。

山坳間,十幾處竹棚木屋散亂排布,最前方有座竹竿搭的哨塔。約三丈高,制式粗陋,不倫不類。

就連坐在哨塔上的人,也是倚著靠背昏睡。

楊青知道這些人大都晝伏夜出,也不覺得奇怪。

他沒去管那人,而是閃身越過哨塔,向後面木屋走去。

穿過兩排房屋,忽然聽見喧譁聲。他凝神細聽,卻是遠處一座被包圍在正中,且最為高大的木屋裡傳來。

走近兩步,聲音逐漸清晰。

“……方師兄,這幾月劫獲的金銀珠玉我已全部奉上,一文錢也沒留。最近官府也盯得緊啦,前些日子還折損了不少弟兄,餘掌門那裡,你可得為我多說些好話。”

“賢弟放心,這些年你為青城做的貢獻師傅早已十分滿意,若非近來有樁大事要做,早已將你收入門中。”

“哦?不知是什麼事,可要小弟出力?”

“這事你插不上手,也莫要多問。”

“小弟省得,省得……”

“這些天你小心些,莫要露了行藏。”

“師兄放心,此處只是臨時交接……”

楊青遠遠聽著,那位方師兄的聲音昨天才聽過,是青城方人智,絕對不會錯。

而談話內容,大概是青城派唆使匪徒搶劫商旅過客,為他們斂財。

他微微探身,見木屋門前有四人守著,心中忽然想到青城在東邊,自己從東邊來雖沒看見其他人,但要動手還是得提前做好準備。

想到這裡,他又收身沿著原路退了回去。

路過哨塔時,飛身而上,在那名山匪反應前擰斷了後者脖頸,將他的呼喊鎖死在喉嚨裡,然後飄然而去。

回到拴馬處,他牽著馬由東邊兜了一個大圈,繞到山坳背後老遠,在西方另一處小路上將馬藏好。

這才從西邊再次進了山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