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說,牧靡的糧食只要成熟收割了,雍氏的領地就不需要擔心忍飢挨餓的問題了。

由此可見,牧靡的糧食產量之豐。

衛弘頷首說道:“好,儘早清算出牧靡的糧食產量,然後裝車入庫。”

朱安點了點頭,看著衛弘對這樁事極為重視的態度,不敢怠慢,連忙將這件事應了下來。

衛弘道:“正昂公在滇池城外修建了一座軍糧加工廠,新收上來的穀物需要統一送到滇池城外進行加工。”

糧草一事,十分重要。

但當世的軍糧運輸十分不完善,帶殼的稻穀、沒有研磨成粉的麥粒、長在草穗上的黃粟,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工才能成為入口的食物。

但軍情緊急的時候,前方作戰的將士們只得將就用餐,只求一個溫飽。

但如果戰事的時間一長,長久食用這種難以下嚥的食物,一來會對軍心士氣造成負面影響,二來營養不足會直接降低軍隊的戰鬥力。

所以在保證軍隊後勤供應這件事上,衛弘也頗為用心,建議正昂公在滇池城外設定了一座軍糧加工場,專門生產供應軍隊的糧食。

正昂公對衛弘的廚藝十分有信心的,當初帶著這小子來滇池城的時候,他就不斷想著各種新法子做吃食,正昂公也算是大飽口福。

正昂公雖不經歷軍旅,卻也能體會到大軍行進途中的風餐露宿之苦,衛弘能如此體恤基層將士們的辛勞與不易,正昂公也頗覺欣慰,豈能否決衛弘的這番提議呢。

於是正昂公調撥人手,在滇池城外準備了軍糧加工廠,按照衛弘的計劃專門生產供應大漢徵南軍的軍糧。

徵南先鋒軍當前在益州郡北部招兵買馬,冶鐵屯田,但朝廷動兵出征南疆,他們也是主力軍之一。

所以朱安對糧食轉移到滇池,並沒有多大的意見,畢竟徵南先鋒軍在這裡屯田存糧,也是為日後的同袍們出力。

將這些雜事囑咐完之後,衛弘看回了朱安:“待秋糧入庫之後,牧靡的屯田所就交給附近一帶的輔兵接管吧,麾下的將士們該重新拾起兵戈和甲胃操練起來了。”

看著衛弘臉上的嚴肅表情,朱安也退後一步抱拳道:“卑職領命!”

僅僅在牧靡嚐了一頓新收上來的穀子後,衛弘的腳步沒有繼續停留在牧靡的土地上,而是轉道向西,奔著大筰去了。

大筰的水文條件要遠比臨邛更為優越,鐵礦石的產出也要更加富饒。

如今大筰的河流兩岸,已經搭建起來了大量的鍊鐵高爐,礦產地到兩岸冶鐵坊的道路和浮橋上,大量的人影推動著獨輪車緩緩行進,一切顯得有條不紊。

看來蒲季抵達大筰後,確實盡心盡力地將臨邛先進的生產機制引入這裡。

蒲季身著一身短衫,渾身上下散落著一些灰屑,來迎衛弘。

衛弘看了他一眼,當初的蒲季身形並不算魁梧,但這段時日以來,蒲季的臂膀逐漸練出來了碩大的肌肉塊,隱隱之間有著向其族兄蒲元發展的趨勢。

衛弘乾笑著說道:“多日不見,季校尉的頭髮愈發稀疏了,看來主持大筰這邊的冶煉事宜確實殫精竭慮……”

“衛將軍說笑了。”蒲季連忙擺手,推說道:“常年在冶鐵火爐旁做事,別說是頭髮了,就連汗毛都給烤沒了,像族兄蒲元那種才是冶鐵大匠的真正風範。”

“哈哈……”被普及這番話的黑色幽默逗笑了,衛弘接著問道:“看樣子,大筰冶鐵坊這裡的事務已經走上了正軌?”

蒲季點了點頭,令人在前引路,自己則是跟在衛弘的身邊邊走邊說道:“嗯,衛將軍說的沒錯,末將幸不辱命,在這大筰效彷臨邛礦區,初步建立起了新的大筰礦軍生產製度,單單上個月,就鑄造了新式鋼刀三千柄,硬弓五百張以及長箭五千多支。”

盔甲的鑄造最是繁瑣,需要一套完整且複雜的生產鏈條,大筰冶鐵坊目前的生產條件,並不足以大規模產出盔甲。

所以大筰現在傾力打造鋼刀和硬弓箭失這類的兵器,盔甲方面只能依賴於蜀地冶金治所的少量補給。

單單大筰冶鐵坊在七月的產量,就能武裝起三四千人。

這樣的裝備產出著實不算慢了,但此番出征南疆的漢家軍力多達四十萬人,除了全副武裝的正卒以外,負責押運糧草輜重的輔兵還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武備。

這是因為,南中諸郡中的城池已經皆被漢家掌控,但那群山溝壑之中還生活著大量的羌夷部落,還潛藏著殺人如麻的匪徒,而他們或許對漢軍後方運輸的糧草輜重生出覬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