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八章 南疆劃了一個圈(第1/3頁)
章節報錯
南中諸郡當中,以牂柯郡與永昌郡的人文地理最是複雜。
諸葛丞相將馬忠越級提拔為牂柯郡太守,並不是為了當年先帝將馬忠與肱骨謀臣黃權相提並論,而是馬忠本身與之名聲匹配的才幹。
當衛弘不遠萬里地來到了牂柯郡的郡府所在且蘭城,馬忠親自接待了衛弘,餐食雖然簡單,但馬忠拿出的東西卻有千鈞之重。
馬忠拿出的是“牂柯郡攻防部署圖”。
這是馬忠這段時間,親自用腳步丈量牂柯郡東南方位的土地山勢,總結出來的兵力部署。
馬忠端著手中澹澹薄粥的陶碗,指著這幅地圖上對著衛弘解釋道:“衛將軍,某已經親自勘測過了,想要打造固若金湯的牂柯郡防線,某需要五千人馬,其中除了部署在東南一帶防備交州以外,還需要千餘將士進駐且蘭東北的山寨。”
馬忠目光深邃,目光掃過了地圖上沒有的右手方位,緩緩說道:“牂柯東面就是荊州零陵郡,這裡群山廣袤中,還有很多漢家義士不肯歸附東吳,可為漢家所用也。日後大漢與東吳再起風波的話,這些人便是插進荊州的一把尖刀!”
眼下馬忠只不過剛剛接手了牂柯郡的防務,便能想到日後大漢與東吳的再起風波,胸壑中的謀劃果然是高遠啊。
衛弘也頗為讚歎道:“馬忠將軍能率五千人馬獨當兩面之敵,果然是藝高人膽大啊……”
馬忠轉過身將手中的陶碗放在了桉几上,對衛弘無奈地說道:“不瞞衛將軍,這也是無可奈何地事情,丞相北伐逆魏,勢必要抽調南疆都護府的兵力,某估算過了,牂柯郡府招募郡卒宜精不求多,常備守戍在五千人左右正合適。“
馬忠在軍事上的資質比之衛弘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親手主持的牂柯郡攻防部署戰略,讓衛弘想雞蛋裡挑骨頭都難比登天。
衛弘親自前來且蘭城,就是給馬忠送支援的,還有和馬忠商議在牂柯境內推行“裡邑”和“軍鎮”制度。
馬忠早就在五尺道上領略到了裡邑制度的便捷之處,深為贊同裡邑之制是南疆都護府治理內政的不二之選。
牂柯郡內,有漢人遷徙過來的村落城池,也有蠻夷聚族駐紮的部落領地,在那群山溝壑之中還藏匿著無數暴民亂匪……
牂柯郡府的力量沒辦法實現百分百的編戶齊民,只能不斷透過裡邑制度將願意順從漢家統治的民眾聚攏在一起,然後不斷吞併那些裡邑之外的“野人”。
英雄所見略同,馬忠又識得大體,完全贊同衛弘的安排。
當提及牂柯郡府需不需要都護府的人力物力支援的時候,馬忠則是誠實地答道:“朱褒之亂幾乎將整個牂柯抽空了,李遺少將軍收復回來的牂柯郡幾乎是一個空殼子,什麼事情缺少了人都不行啊……”
“至於其他東西,都不需要了,只要人力足夠,某都能在牂柯郡掙回來的!”
這也是牂柯郡府感到十分無奈的事情,朱褒對抗漢家朝廷幾乎抽調走了治下所有的青壯。
聽說漢陽會戰後漢軍大舉攻進牂柯,郡內的那些大族和民戶擔心漢軍追究與迫害,早就捨棄了家宅田畝,躲到了深山老林裡面。
缺少人力,確實是牂柯郡府的第一問題。
衛弘想了想說道:“牂柯青壯多半在朱提郡丞諸葛喬的治下,可以調撥一部分表現不錯的青壯回來,另外最近從蜀地招攬的流民,也可以盡數送到牂柯郡新置的裡邑當中。”
衛弘的安排很是妥當,但就馬忠看來,做事還是稍顯保守。
馬忠稍稍思量一陣,便建議道:“衛將軍,眼下南疆初定,大漢與東吳重修盟好,多半是沒有戰事的,不如騰出手來派兵出擊嘯聚山林的匪徒和南邊的獠種,這樣便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人手,至於日後如何再從長計議。”
衛弘則是皺著眉頭問道:“馬忠將軍所言的人手,莫不是奴隸?”
馬忠神情一愣,但還是點頭承認了,奴隸蜀地也有,南中諸郡更甚,漢軍平定南中諸郡的過程中,衛將軍可是親手締造了大批的奴隸群,不知為何衛弘的神情突然會變得十分嚴肅。
衛弘卻是解釋道:“奴隸一事斷不可再議,若是郡府率先做了表率,便開了私匿人口、畜養奴隸的風氣。因此,南疆都護府治下,無論是各級郡縣府治,亦或者是普通民戶,都不允許擁有奴隸。”
馬忠皺眉,誠然知道衛弘所說的擔心是正確的。
但如果不透過戰爭手段獲得大量奴隸,如何能解決牂柯郡府眼下急需的人力缺口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