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忽然領悟了自己父皇的用意,喃喃自語道:“是啊,丞相終會老去,朕又何必如此心急呢……”

……

……

日曬三竿的時候,傳達聖意的黃門侍郎董允、諫議大夫杜瓊,在相府門口吃了閉門羹後,帶著等待相府門口的百官就回了皇宮,面見天子劉禪,進行陳情。

他二人皆是深諳權謀之臣,又是有識之士,深知丞相此舉的深意,故而作此順水推舟之舉。

杜瓊當日在相府之宴,受了丞相人情,於是率先對劉禪稟報道:“請陛下聖駕,親往丞相府問計!”

劉禪略作思索,一陣猶豫,還是董允獻策道:“不如陛下去問問皇太后?”

劉禪這才點頭答應了下來。

於是劉禪率領百官,來到了皇太后的寢宮。

可劉禪還沒跨進太后宮殿的門檻,就被攔下了。

太后身邊的侍女轉達道:“陛下,太后說,強寇犯境,陛下不必驚慌,諸葛丞相必有高明之見,且待陛下先往,若是被丞相怠慢,太后再於太廟之中召見丞相,問之未遲。”

劉禪心思聰慧,略想一想,便明白了皇太后心中的盤算,於是頷首應下:“請轉告太后,朕不孝,竟勞動她老人家至如此境地。”

侍女卻寬慰道:“陛下言重了,太后還有一句話轉述給陛下。先帝有識人之明,貴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還請陛下慎重思之。”

看著太后寢宮的大門緩緩關閉,劉禪的心也沉冬一下。

因這段時間的君臣猜忌,劉禪心中自感羞愧,怕見到相父有些難為情,故而一直避而不見。

沒有想到了,臨到了的時候,這些事情還是沒有辦法避開的。

劉禪轉身離去,未走出十幾步,回過頭看著太后寢宮緊閉的大門,招董允上前來說道:“董愛卿,你帶一句話到太后面前,只當表明朕的心意……”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國人不疑!”

董允及群臣聞言,心中那顆大石頭終於落定,紛紛頓首揖拜:“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

……

“家主,我親眼所見,陛下的鑾駕剛駛出皇宮,向相府行去了。”

常常在府外走動的鹿戎,今日見到了皇帝出行的偌大派頭,過足了眼癮,看清了皇帝的車隊奔赴向相府之後,知曉近來家主最關心此事,故而連忙趕回來稟報。

果然,衛弘在聽到了這個訊息後,終於流露出一陣舒心的笑容。

這場曠日持久且對大漢危害深重的君臣交鋒,終於是拉下了帷幕。

曉月出於東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