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紅花巷群盜案(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宮府衙內,追查“章武二年十一月紅花巷群盜案”的多人行動小組,終於在皇城成都碰頭匯總訊息。
首先是楊汰,他已經追查到紅花巷丙字宅的主人,正是弘農太守楊儀門下,如今乃是楊府家令。
楊汰追查到這則訊息後,發現和自己家族交好的世家叔伯沒有關係,便隨從犍為郡武陽城歸來的黃喬,一起來尋衛弘商量對策。
而風塵僕僕趕了數百里路的黃喬則帶來了更勁爆的訊息:“李嚴濫用朝廷屯實戍邊的政令,逼迫犍為郡治下近三千多戶百姓遷往朱提郡,其屋宅田畝盡數歸於私有!”
而衛弘則拿出了自己早已寫好的舉發信,遞到了黃喬和楊汰的面前,且說了當日楊儀設宴的詳細過程。
兩人見信上寫的已經是驚世駭俗,如今一聽衛弘所言,更是身軀一震,尤其是楊汰,他語氣顫巍巍地問道:“真要如此舉發李嚴和楊儀二人?”
衛弘點了點頭:“這封舉發信,我給了楊儀一份,又遞交給了刑獄司功曹一份,可已經過了四五日,仍舊是沒有任何動靜,楊府天天在廣宴賓朋,可鹿氏五口還在牢獄裡,那些被李嚴侵佔屋宅田畝的百姓還在顛沛流離,此事刻不容緩!”
“可……”
楊汰面露猶疑之色,李嚴和楊儀都是當朝權貴,位居要職,如今大漢風雨飄搖,他在琢磨此時此刻是否能經受住這等動搖……實則也不得不考慮自家的得失。
衛弘見狀,也說道:“此事季儒兄不必參與進來,你家世複雜,若是牽扯進來,會有人顧忌這其中是不是黨爭。”
楊汰聞言,眼中湧現出一股感激之色,對著衛弘拱了拱手謝道:“多謝衛兄弟體諒。”
另一頭的黃喬也笑著說道:“若是不懷疑我是孫吳間客,這舉發信便算我一份吧!”
“哈哈,這事你離不開。”
衛弘將舉發信裝進信封中,遞給了黃喬說道:“楊儀不會自首,成都刑獄司估計也不會上呈尚書檯,如今只有一個法子了,就是拜託你師父將這份密信轉交給樊建樊掾史,直接向相府舉發。”
“這哪用得著勞累我師父,我一個人……”
黃喬拍拍胸脯就打算攬下了此事,可突然想到了什麼,聲音戛然而止,旋後才解釋道:“這不是我師父天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就是在試你那割圓術的法子是否正確嘛。”
衛弘倒是沒有懷疑什麼,便將此事託付給了黃喬。
……
……
相府掾史樊建從某人手中接到了一封舉發信,看了內容之後,神色也是略顯慌亂。
涉及到朝中兩位重臣,他也不敢耽擱,便將此信親自轉交給了相府東曹掾蔣琬。
蔣琬看了密信之後,沉吟思索良久,便看著樊建詢問道:“何人向你舉發的?”
“一名叫衛弘的宮府吏。”
樊建知道蔣琬的顧慮是什麼,於是想了想補充道:“此人身世清白,乃南中地方出身,不涉朝中黨爭,至於性情嗎……倒是和你公琰之前頗為相似。”
蔣琬點了點頭,旋即又盯著這封密信嘆了一口氣:“這衛弘,倒是好大的膽子啊,居然敢在此時此刻離間我大漢的兩位重臣!”
樊建在一旁勸道:“公琰,這衛弘我也見過數面,絕非是混淆是非的奸佞臣子。”
蔣琬搖了搖頭,對樊建說道:“長元啊,我並非是怪罪他的意思,而是說,我若是將這份舉發信送給丞相,丞相也會這麼想的。”
樊建不解,但他卻深知蔣琬不會無的放矢,所以老老實實地請教道:“還請公琰明示。”
蔣琬將這這封信收回信封中,語氣中帶著一絲悲憤說道:“因為丞相可知李嚴、楊儀勾連一事,卻不可罰李嚴、楊儀二人,故而若是不追究此事,要麼責罰這舉發的衛弘,要麼就當沒看見這封信。”
樊建大概是懂了,然後看著蔣琬問道:“難道公琰不打算將這封信交給丞相嗎?”
蔣琬搖了搖頭回道:“丞相可以裝作不知道這件事,卻不可以不知道這件事,所以這封信還是要送到丞相面前的。”
蔣琬頓了頓,舉起這封舉發信到面前,用它遮住刺眼的陽光,揣測道:“大概丞相……會多半燒了吧。”
……
……
第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