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紅花巷群盜案(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儀這才開啟天窗說亮話:“之所以提拔你為度支功曹,確實是我起了愛才之心,你也能承擔其重任,不過既然你要一句明話,那我也不賣關子,鹿氏裡刁民作亂一事,你就別管了。”
楊泰聞言一驚,豎起耳朵靜靜聽著,他隱隱感覺到這裡面藏著一樁大秘密,但父親卻始終沒有和他說過,反倒是衛弘知情甚多,讓他心裡不免不平衡起來。
要知道,楊儀可從未在他面前表態,要將自己這個親兒子提拔進尚書檯擔任官職的。
另一頭,衛弘顯得十分氣憤地反問道:“楊太守確定是鹿氏裡刁民作亂?”
大概是察覺到了衛弘臉上的憤怒表情,楊儀也退了一步說道:“此事確實是我考慮不周,這樣吧,鹿氏裡一家五口免去流放千里的罪名,放回故里,所損失的田畝將會在朱提郡的安置地,將會擴增三成,如何?”
衛弘思考了許久,才非常認真的盯著楊儀說道:“楊太守的法子聽上去確實是多方共贏,保全了朝廷的兩位重臣,連兩位重臣的獲利也不會吐出來,甚至是含冤流放的里民都能得到額外三成的新土地,就連我都能意外得到提拔進尚書檯的機會……誰都沒有損失。”
但衛弘卻沒有直接答應下來楊儀的提議,而是問道:“可我就想知道,楊太守既然當初將鹿氏五口帶進成都,應該就是為了舉發李嚴,可為什麼到最後卻反倒是為李嚴庇護了呢?”
楊儀端起酒爵,美美地飲了一口美酒,然後才回答衛弘:“我這麼做,是為了顧全朝堂大局。”
“是大局嗎?還是楊太守的私利更多一些吧……”衛弘站了起來,然後看了一眼楊泰說道:“昨晚接到楊府的請柬時,我就想明白了之前所有的疑惑,楊太守之所以做出前後不一的舉動,應該就是為了尚書令一位吧?!”
衛弘的目光,最後還是落到了楊儀的身上,緊盯著他的眼睛沒有絲毫的畏懼,像是要用最洞悉人心的眼神窺見這位弘農太守的內心:“前尚書令子初公逝世後,尚書令空懸良久,陛下啟用犍為太守李嚴為尚書令,楊太守願意保著鹿氏五口進入成都,未嘗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可後來李嚴或是不赴任尚書檯,或是得到訊息與楊太守勾結,所以才有了鹿氏五口下獄這件事吧。這裡面可能有我想多了或者想錯了,但我實在想不到,如果你是一位好官,為何會把鹿氏五口送進牢獄呢?因為發生了這件事,所以我就不能把你當作一位好官,所以就要用最卑鄙無恥的想法去推導你在這裡面的作用。”
聽到衛弘說出來了這樁驚天秘密,那楊泰立刻站起來,指著衛弘的鼻子罵道:“衛弘!你大膽,竟敢構陷我父,你在胡說!”
如以往一樣,衛弘完全沒有看這位被親情矇蔽雙眼的楊泰,而是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他上前幾步遞到了楊儀的長案上。
“今日來赴宴,就是為了驗證這些猜測是不是真的,所以若楊太守真的為了大漢朝堂考慮,就自己去向丞相舉發吧。至於尚書檯的度支功曹,小子不堪重任……告辭!”
楊儀盯著衛弘離開的背影,目色深沉,卻沒動作。
這又不是鴻門宴,不需要安排刀斧手,待衛弘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楊儀才將那封信拿在手中拆開看……
裡面不僅舉發了李嚴侵佔鹿氏裡良田事件,還揣測了他楊儀和李嚴將朝堂權柄私相授受的可能性。
楊儀盯著這封信看了許久,掌心滲出的汗液已經沾溼信紙一角……
許久才見楊儀鬆開那封信,徑直將這封信丟進了溫酒的炭盆中,然後又陷入到一種沉默的深思當中。
“爹……”
楊泰小心翼翼的喊道,楊儀卻看著他搖了搖頭,示意不必過問這件事,然後再度沉默下來。
他在揣測,衛弘給他遞出這封密信的用意。今日這宴不歡而散,這不清不楚的一遭鬧劇,倒是讓楊儀揣測得有些頭疼。
……
……
一個時辰後,成都府衙內,某位上官掃了一眼面前的密信內容後,想都沒想就將這封信丟進了火盆裡,嘴裡還自嘲著說道:“這封信從我這遞上去就是尚書檯,這不是自尋死路麼!”
“衛弘……衛弘……”他念叨起這個名字,流露出了幾分譏笑的意味:“若是這封信只送到了我這裡,那你真就是個白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