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年,拉勾(第2/2頁)
章節報錯
材料準備齊了,王文璋小朋友也不哭了。
“走,回家紮起來就行了。”凌城燕一揮手,王文璋小朋友也高興起來,忘了手疼,跟著用力地揮揮小爪子:“走嘍,回家做彈弓咯!”
汽車連的老兵們看著一大一小,忍不住都笑起來。
大劉上來摸摸小石頭的腦袋,笑道:“凌連長可是有名的神槍手,你小子可得好好練,不能墮了你娘威名。”
小石頭毫不示弱,小胸脯一挺,道:“我會比我娘更厲害。”
眾人皆笑,就有人道:“這話咱們替你記下了,別說話不算話。”
大劉促狹地問:“你準備練幾年超過你娘啊?”
小石頭伸出小手,一二三四五地數了幾遍,然後,按下小指和大拇指,舉著小爪子大聲道:“一二三,三年!”
三年很多了,他努力長了好幾年,也不到四歲呢。所以,他只要練三年,一定能夠超過娘。
一群人用看好戲的眼神看著豪言壯語的小小子,都說替他記著,大劉伸出手來和小石頭拉勾。
小石頭也不打怵,翹著胖乎乎的小指與人拉勾完了,王文璋小朋友好像完成了什麼重大任務一樣,拉著他孃的手,昂首挺胸回家練……呃,不,回家做彈弓去了。
說著無心,聽者有意,王文璋小朋友絲毫不知道,他一番豪言壯語被凌城燕聽在了心裡,瞅著養了三年多,已經變得強壯如小牛犢的王文璋小朋友,暗暗給他做了個訓練計劃。
不管是凌家,還是其他有傳承的大家族,子弟習武比習文還要早,有的甚至在孃胎裡就用方子調理了,一落地,就用藥浴淬鍊筋骨,打底子了。
她們凌家的家傳功夫是上戰場的,走得是剛猛勇武的路線,不需要那麼早,都是挑選族中身骨強健的子弟,兩三歲上開始打基礎,四五歲上就開始接觸弓馬騎射了……
小石頭眼瞅著要四周歲了,學起來不算早了。
母子兩個回到家,王連生已經做好了飯菜,一家人吃過飯,王連生見凌城燕接手了做彈弓的活兒,索性不管了,去一邊看書,一邊輔導幾個孩子做作業了。
王連生最近在自學英語。這還是他接觸了連老爺子,特別是珍妮之後才想到的,珍妮漢語很流利,只是和他們帶來的隨行人員說話時,有時候會用外語,或者夾雜一些外語詞彙,他們這邊沒有準備翻譯,沒一個聽懂的。
這種,面對面,卻不知道人家說的什麼的感覺,非常不好。
連幾個老幹部也偷偷嘟噥了不止一回,說聽那幾個人嘰裡咕嚕說洋文,總覺得是商量什麼陰謀詭計。
王連生看得更深更遠些,國家明確提出,之後要以經濟發展為主要任務,而連老爺子的歸鄉,讓王連生意識到,國家窮,急需經濟發展,勢必會想越來越多的外國華僑、甚至是外國人,來國內投資建設。與華僑接觸,對方還可能會說中文,純正的外國鬼子呢?人家可不會配合你說漢語。
想要與人家交流,學會對方的語言,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晚上,孩子們都睡了,凌城燕洗完腳,王連生端著水出去倒了,也回來上床睡覺。
進門就看見妻子手裡拿著他看得一本中學英語書,王連生怔了一下,笑道:“你也想學?”
凌城燕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你這是英語,有沒有學習越語的書?”
“越語?”王連生詫異。
凌城燕依著床頭,目光放空,淡淡道:“對,如果能學會越語,戰場上會便利許多。”
她上去時,是見過越國人的,五官長相與國人類似,若是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越語,執行任務時說不定就能用上了……比如偵察,比如潛入……
王連生心臟突突突地跳,下意識抓住了妻子的手,聲音壓得低低的,問:“你是不是又要……”
凌城燕回神,轉回目光看著身邊的人,默然片刻,才恍然而笑:“沒有,你別自己嚇唬自己。”
上去,也是要接到命令才行啊,平白無故的,只當是誰都能上去得呢!
蕞爾小國罷了,哪裡值得大費周章?!
------題外話------
今天再補一章,還是三千大章。
欠賬還完了,身體也恢復了一些,明天爭取多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