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生目送著人走遠,搖搖頭繼續忙自己的工作了。

臨到下班時分,才聽到訊息,說連老爺子回來了,說是去尋訪他記憶中的一樣鄉間美食了。

王連生聽了也不過只是一笑,就丟到了一邊,推了腳踏車,下班回家了。

前天晚上,小石頭可是一再叮囑他,他要一把彈弓,和班裡的趙小強一樣的,他們還要比賽彈弓誰更厲害呢。

小杏聽見,就跟他要冰車,說是和邢飛和鄭林他們約好了,再過半個月,大院旁邊的湖面結了冰,他們要去滑冰。

王連生路過國營飯店,恰好看到新滷的雞雜出鍋,熱乎乎的堆在一個白色搪瓷托盤裡,還冒著熱氣呢。

孩子們愛吃這東西,好吃還沒骨頭,王連生下車子買了一斤,看著大師傅又撈出一托盤豬蹄豬尾巴來,也稱了些。

家裡幾個孩子都在長身體,一個個的比貓兒都饞,吃肉不帶夠的,只要有肉菜,就一個個眼睛冒光。

王連生拎了兩個紙包,為了保溫,還多要了兩張包裝紙多裹了幾層,用力踩著腳踏車,匆匆往家趕。

一進門,腳踏車還沒停穩,凌城燕就領著小石頭從託兒所回來了。

小石頭一眼看見王連生,就啪嗒啪嗒跑過來,伸手就抱住了他的腿,養著紅撲撲的臉笑嘻嘻看他:“爸爸,你買了什麼好吃的,好香啊!”

王連生勾著手指刮刮他的小鼻子,笑道:“小饞貓兒,這就聞見香味兒啦。爸爸買了你最愛吃的豬尾巴和你姐姐最愛吃的雞雜,走,先給你洗手,洗乾淨手才能吃東西。”

紅苓扎著圍裙從伙房走出來,笑著道:“四叔,我擀了面,滷子你來燒吧?我燒的不如你燒的好吃。”

王連生連忙笑應著:“行啊。”

又笑著指使人:“城燕,你剝兩棵大蔥,打上四五個雞蛋……”

凌城燕應一聲,正要進廚房,卻聽紅苓笑道:“剝蔥打雞蛋的活兒,我來就行了,四嬸兒你歇一會兒,四叔打滷子快,一會兒小杏他們回來,就能吃飯了。”

廚房的活兒,凌城燕是真不擅長,聽了紅苓這話,也就不勉強,恰好聽到小石頭舉著小胖手給爸爸擦水,一邊說彈弓的事兒,凌城燕眼睛一亮,覺得這活兒她能來。

於是,王連生塞了一截豬尾巴給小石頭啃,凌城燕就領著啃豬尾巴的小石頭出了門,去院牆外堆的木柴上去找合適的樹枝了。

前段時間,不遠的村子裡砍樹,王連生碰巧遇上,買了些樹枝回來做柴火。

她記得,其中夾了一些棗樹枝。

棗木生長緩慢,質地堅硬密實,耐磨損,顏色漂亮,打磨後手感好,不易折不易裂,很適合製作彈弓支架。

凌城燕眼力好,很快就找到一個合適的棗樹枝椏,拎著斧頭砍下多餘材料,只取了枝椏一段。

小石頭看媽媽這麼快選好了木頭,踮著腳伸手就要來摸,卻被凌城燕抬手躲開:“這枝子上有刺,還沒打磨,不能碰。”

說著,牽了石頭的小手帶著他回了院子,用斧頭輕巧地打磨一圈,岔口的毛刺和樹皮就被清理乾淨,只剩下一個‘丫’字型的心木。

“拿著,跟我再去找點兒東西。”凌城燕把粗製的彈弓支架遞給小石頭拿著,牽著他的小手一起出門,去了隔壁大院,直奔汽車連。

汽車連的兵因為經常修理維護車輛,都有攢材料、攢零件的習慣,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材料箱子,裝著能用的,或者看上去不能用的零件材料。

汽車的廢舊內胎可是上好的橡膠材料,剪成條就是最好的彈弓皮筋,比孩子們常用的腳踏車內胎或者氣門芯兒強得多了。

凌城燕一段時間沒過來,就看到一些新面孔,這些人都是她帶著那些人去了特勤連後,又補充進來的新兵。

她笑著和老兵們打著招呼:“你們誰哪裡有舊內胎?不用整的,我就用兩條皮子……”

“凌連長,看看我這個咋樣,能用不?”一排的大劉笑著招呼。

凌城燕沒客氣,接過來,直接剪了兩條彈弓皮筋,自己用手試了試,想了一下,又拿其中一根給王文璋小朋友試。

王文璋看媽媽扯著兩根還拉得很輕鬆,很不在意地扯著一根皮筋兒用力拉,結果,力氣小沒怎麼拉開不說,一隻手還脫了,皮筋兒回縮,打在了另一隻手上,疼!

他哇地一聲哭了。

凌城燕看得好笑,又心疼,連忙接了皮筋兒,拉起他的小手來看,就看白胖白胖的小爪子上多了一條紅印子。還好,因為力氣小,沒怎麼拉開也有了點兒好處,皮筋兒回縮的力道不大,小爪子背上只是紅了,卻沒腫。

凌城燕託著他的小爪子吹了吹,很敷衍地道:“吹吹,好了,不疼了。”

完了,瞅瞅手中一指寬的皮筋兒,放棄掉,重新剪了兩根半指寬的皮筋兒。又去尋了一塊舊皮子,剪了一小塊下來,就成了彈弓包,包裹投射物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