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城燕並不嫌棄,給兩個孩子挽了襖袖,洗了手,讓他們一起參與進來。

不會擀皮兒,不會包餃子,沒關係,可以按餃子劑子,還可以把包好的餃子擺到蓋簾上……幹活幹夠了,還給兩個小的一人一小塊面劑子,再給兩人一點點紅糖,讓兩個小人兒動手包糖餃子。

包的好不好、會不會透水都沒有關係,關鍵是孩子參與了,會有被認同的感覺,會很高興。

王連生這一天下了班又去了趟郵局,回來了就晚了些,到家餃子已經快包完了。

“喲呵,今兒是啥好日子,包上餃子啦!”王連生也記得今天是小雨、小杏拿期末考試成績的日子,卻故意裝作不知道。

小杏已經從最初的不高興緩過來,大聲道:“媽媽說我和小姨考試成績不錯,是努力了的,特意包餃子獎勵我們。”

王連生接過女兒和小雨的成績單,還有小杏的試卷,仔仔細細看過之後,也和妻子一樣給了兩人表揚。

只不過,他心裡暗暗打算,給女兒敲打敲打,免得以後再犯粗心大意的毛病。

說起來,凌城燕教導孩子偏重於品性和習慣,比如重諾,比如自立,比如良好的時間觀念;而王連生偏重於成績,自己努力考取師範學校才得到工作的他更知道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餃子是白菜豬肉餡兒的,北方冬天最常見的餃子餡兒,卻也是經過多少人多少年驗證過得最大眾又美味的。

餃子包完,王連生主動去伙房下餃子。

小雨帶著小杏收拾面板和各種用具,把桌子收拾乾淨,重新擺好碗碟。

凌城燕則帶著小石頭剝蒜。

北方吃餃子要蘸蒜泥,有的人愛吃加了醋的蒜泥,有的人單純蘸醋,個人喜好不一而足。

凌城燕對蒜泥也是喜歡的,只不過,中午一般不吃,晚上在家就無所謂了,大家都吃,不吃的反而挨燻,不如大家一起臭。

小杏已經從考試失利的打擊中緩過來,主動請纓她來搗蒜泥。

這些小事凌城燕不管,倒是小雨手把手教著:“瞅準了,用力砸,別小勁兒慢搗,你太溫柔了,蒜就給搗糊弄了,就不中吃了。”

小杏握著蒜搗子橫眉立目,用力一下一下搗著,第一次不熟練,蒜瓣兒砸飛了不少。小雨去撿,小石頭看著熱鬧也笑呵呵幫著去撿,撿回來用水衝一下,再搗。

成品只能說還行,畢竟是第一次,又有一多半蒜瓣都回了鍋,能吃不錯了。

凌城燕和王連生都誇了,小杏得意地挺挺小身板兒:“以後咱家的蒜都交給我了。”

凌城燕一口應下:“好。”

王連生看看妻子女兒,眼中轉過一抹笑意。

晚上,王連生等凌城燕洗完腳,端著出去倒了洗腳水,又自己打了水洗了,這才上床。

因為床外側並了張兒童床,上床只能從床尾。

凌城燕一手搭在兒子身上,微側著身,已經睡著了,還是睡得外側,王連生從床尾爬上來,突然想到自己偶然間看過的一本清宮秘聞,說的就是妃子侍寢要從床尾爬上床,身體僵了僵,突然又搖著頭,露出一抹苦笑。

自從他歸家,也有大半年了,他可是連侍寢的權利都沒爭取回來呢。

凌城燕傷大好了,也恢復了出車,只不過,年前年後一般沒有長途,照顧凌城燕的傷勢,也只給她安排附近的短途。

中午凌城燕可能不在家,但晚飯都是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