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凌城燕帶著王文璋小朋友回到家,王連生已經把飯做得差不多了。

“你們洗洗手,飯就好了。”王連生忙碌地把饅頭和稀飯端進屋,又去伙房盛菜。

說著話,小雨和小杏也回到家,兩個閨女都是勤快的,洗洗手連忙去伙房幫忙。

王連生端著兩個菜進來:“你倆別耽誤了,趕緊吃飯,吃飽了能眯一會兒就眯一會兒,那些東西待會兒我去收拾……”

小杏歡快地答應著,把手中的筷子分了,坐下吃飯。

小雨卻慢了好一會兒,留在伙房刷鍋打掃,等凌城燕過去叫人,這才跟過來吃飯。

吃過飯,小雨幫著收拾了碗筷之後,就匆匆去上學了。

王連生:“你不休息一下,下午上課會不會困?”

小雨卻擺擺手道:“姐夫放心,我不困。”

她上學本就晚了,好不容易有上學的機會,她當然不想浪費掉。趕著回學校也能多學一會兒。

“這丫頭,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王連生嘟噥著進屋,看著在屋裡玩小車的兒子,還有看書的妻子,禁不住失笑,“你們娘倆也是沒覺的。”

“你進裡屋睡,我們在外屋玩,一會兒我去送他。”

王連生道:“你上班不走那個方向,我去送就行。”

說完,進屋眯一會兒。

他在機關上班,動腦子也挺多,中午不小憩一下,下午真撐不下來。

凌城燕歪在小床上,把小石頭攬在懷裡,給他講故事:“從前有個齊國……”

一個故事講完,看看時間把小杏叫起來,王連生自己也起了,出來給王文璋小朋友穿好衣服,帶著兒子女兒一起出門,先送兒子上託兒所,再送女兒去上學,都順路。

風平浪靜的日子過了三五日,凌城燕又去醫院檢查了一次,確定胳膊恢復的比較好,不用再吊著了。只是醫生也囑咐她,關節脫臼一次後,很容易再次脫臼,半年內凌城燕的手不能提重物。

孩子們都要期末考試了,小杏和小雨都是第一次參加期末考試,凌城燕繞路去趕了個集,買了一條黃河鯉魚,給孩子們改善生活。

隨著政策越來越寬鬆,集市都恢復了,一旬趕兩個集,剛開始只是賣自家種的蔬菜、雜糧、雞蛋等物,漸漸地有人做了糕餅湯飯來賣,又有人會滷肉、會做糖瓜、芝麻糖、糖蘸兒等,擺攤的越來越多,售賣的東西也越來越豐富,五花八門。

凌城燕買上魚往家走,居然還看到了一個擺攤賣手工布鞋、鞋墊子的。

凌城燕看鞋子底兒納的針腳細密紮實,鞋子做的也周正,就買了兩雙男式的布鞋。

王連生最愛穿布鞋,對皮鞋不怎麼喜歡,若非重大場合,平常都是穿布鞋的。之前都是大伯孃大堂嫂她們幫著做,如今遇上賣的了,凌城燕索性買兩雙。

她還想給孩子們買幾雙,擺攤的老大爺卻說沒做孩子的,怕尺碼不準穿著不合適。

“……閨女啊,你要是想要,回家量一量孩子的腳,剪個鞋樣子來,俺讓老婆子給你做。”

老大爺是個和藹的,或者也有些小精明,但這份小精明沒有掩蓋掉他的淳樸和厚道。

凌城燕笑著應了,問過老人,他要過晌才走,凌城燕匆匆回家了。

中午孩子們放學回來,她就拿了報紙讓孩子們踩上,用鉛筆把三個孩子的腳印畫下來,然後沿著畫的線剪下就是鞋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