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從大的方面分析完了,就又給老程來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話題轉回到真空泵廠。

這真空泵的製造生產,咱們不去搞了,人家西蒙公司就會進來替代咱們。前輩們搞了幾十年,總算把這玩意兒國產化。到咱們手裡,反而自己又要造不出來,繼續使洋人的東西,痛心不痛心啊,對得起那些國產化的先驅嗎?

這國產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啊。舊社會咱們什麼都不能搞,什麼都依靠進口,人家瞧不起咱們啊。關鍵是真要和人家打仗了,你什麼都造不了,拿什麼和人家打啊?

所以,製造業是對一個民族生存能力的考驗,是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基礎啊!所以,咱們的前輩,才會拼死拼活的搞工業,做到自給自足,這是民族的驕傲啊!

咱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個製造業,毀在咱們這一代人手裡!咱們要繼承前輩們的精神,讓這個國家成為製造業大國,才能對得起我們的先輩!

你想,領導這麼著給老程一洗腦,軍人出身的老程,還會考慮個人利益嗎?還會想自己能不能幹得了嗎?

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他,我為國家獻石油!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這股勁兒就上來了。他老程就是軍人,為了國家、民族,為了人民,腦袋掉了碗大的疤!

所以,他是把工廠當一種事業來乾的。

周大林肯定輕易不會被領導這些話給忽悠了。在他眼裡,搞工廠也是做生意,跟做其他生意是沒有區別的,就是為了掙錢。

至於什麼製造業大國,是歷史環境、人口條件和世界格局決定的。就算老程們不去搞工廠,種花家早晚還是製造業大國。

兩個人根本出發點不一樣,在這方面也就沒有太多共同語言。

不過周大林可不想為了這個得罪老丈人。興許,是他揹著程曉,多出個於曉萱來,心裡有些愧疚,對老丈人一家也就格外的好。

對工廠的見解不同,不代表他不能給老程出點主意,幫著他把工廠經營好。所以,他還是答應老程,在臨水這段時間,儘量跟著老程,去工廠看看,給他出些主意。

周大林的出現,讓趙世豪頓時緊張了起來。他是怕周大林來了工廠以後,看出什麼不對來,從而識破他背後的陰謀。

畢竟,周大林做生意的眼光十分獨到,不像老程那麼好糊弄。

但轉念一想,周大林做生意行,不見得懂工廠管理,在這方面說不定是外行呢。他一個外行,能看出什麼來?

想到這裡,他心裡就輕鬆了不少,也就自然了許多。

他不知道,上一世的周大林,在工廠裡摸爬滾打了一輩子,比他可懂行多了。

偌大的真空泵廠,十幾座工房,七八個分廠,讓趙世豪給合併成了三個車間。一個粗加工車間,一個精加工車間,一個組裝車間,其餘都租給了別人來開工廠或者做倉庫。

兩個加工車間合起來不到一百人,保留了過去不到十分之一的裝置。

這樣的加工能力,顯然不能滿足訂單需求。只從組裝車間是機加工車間規模的四五倍上,他也可以看出來,趙世豪的管理辦法,就是越簡單越好,依靠外協配件組裝來完成訂單。

周大林在老程和趙世豪的陪同下,在三個車間裡挨個轉了一圈,便回了老程的經理辦公室。

三個人在屋裡坐下來,他才開口說話。

“缺乏管理大廠的經驗,把工廠壓縮一下,保留精華,這個便於管理,挺不錯的。”他評價趙世豪說,“而且,還找到了一條解決閒置人力資源的辦法,搞勞務輸出,也挺不錯。”

趙世豪就笑笑說:“周哥能這麼說,我這心裡還算有點底。說實話,我沒管過工廠,老是怕給程叔把廠子搞砸了,晚上睡覺都睡不踏實。”

心裡卻想,這傢伙也就看個表面,果然是個外行。

在深藏不露上,趙世豪畢竟過於年輕,比周大林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