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裝孫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候,還沒有見到老西蒙,具體情況如何,他心裡也沒底,跟他過來的專業小組也沒必要參與。他沒什麼事幹,乾脆也回屋裡睡覺去了。
早飯吃到快中午,這時候不餓,等睡醒了再做飯吃也來得及。他從超市裡買回不少可以燒國產菜的食材,三天以內足夠吃了。
讓他想不到的是,下午的時候,夢希爾回來了,說她爺爺要請他吃晚飯,讓他和於倩一起過去。
老西蒙這麼快就要見他,應該是夢希爾在背後做了不少的工作。看來,她是真心想把減速機的生產技術,弄到國內去了。
….
臨走之前,夢希爾又反覆叮囑見她爺爺的一些注意事項,特別是周大林這個過於隨便的性格,讓她很是不放心。直到把周大林給說煩了,這才住了嘴,領著兩個人出門,還是坐了她昨天開著的豪車,去了她爺爺那邊。
老西蒙的那個別墅,裝修遠沒有夢希爾這邊豪華。
德國人眼裡所謂的豪華,不是用把屋裡裝修的金碧輝煌,一個物件值多少錢來衡量的,而是指屋內的設施是否符合主人的審美,是否現代化,比如夢希爾那個浴缸。只要夢希爾想要,它就是有價值的。
老西蒙家樓下面積很小,倒像一個漂亮國中產階級住著的房子,和於曉萱在比華利山那套別墅差不多。不過,能有這麼一套房子,對國內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傾盡一生都無法奢望的。
老西蒙身材高大,夢希爾就遺傳了他的基因。但老頭說話挺和藹的,這跟夢希爾嘴裡的爺爺,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這時候的夢希爾,卻乖巧了許多,也變得彬彬有禮,說話柔聲細氣的,恢復了西蒙家大小姐的風範。
和老西蒙這樣的世界級富豪在一起,周大林自然也不敢嬉皮笑臉,完全是一副紳士模樣。
不過避開爺爺的目光,夢希爾還是會狠狠瞪周大林一眼,然後撇撇嘴。
周大林明白她什麼意思,那是說他裝孫子呢,明明就是個猴,還穿了人的衣服裝人!
周大林就衝她咧著嘴笑,自然也是笑話她裝逼。
吃飯的時候,老西蒙只是說些家長裡短,詢問夢希爾在中國的情況,順便問問周大林,中國目前發展
的情況,比如城市設施、交通狀況一類的。
他不說正事,周大林也不好提,只是有問有答地應付。
吃過了飯,老西蒙帶著他們去了他的會客室,大家圍著壁爐坐著,還弄了紅酒過來。品著紅酒,老西蒙才開始問周大林,他有什麼理由可以說動他,冒風險把減速機產業,轉移到中國去。
關於這一點,周大林早有準備。
首先,他談了中國將來和現在,已經在成為世界工廠的事實以及成因。
成為製造業大國,世界工廠,並不是僅僅依靠現在的人口紅利,更多的,是這個國家建國以來的歷史積澱。
偉人建立了這個共和國,讓這個國家的人民,有了自信心和自豪感,還讓這個國家的人民,有了接受教育的權力,並強力普及了教育。另外,迅速的工業化,也積累了大量的生產經驗和生產工人。
這是任何發展中國家所無法比擬的。當中國人把這些偉人積累起來的力量,轉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軌道上來的時候,這個力量就是戰無不勝的。就如當年抗美援朝一般,再強大的敵人,也會在這股力量面前低頭。
所以,中國有了現在的成績,是偉人打下了基礎。
反觀其他國家,絕對沒有這個能力。三哥連語言、文字都亂七八糟,十里之內都不能統一語言文字,教育普及更是無從談起。勞動力倒是不少,但文盲較多,且自由散漫,幹不了需要一定知識基礎的製造加工業。
東亞那些國家,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組織紀律性,也相差甚遠。所以,中國是最適合西方轉移生產力的國家。
但為什麼西方國家非要把製造業轉移到國外去呢?這又不僅僅是勞動力成本昂貴的問題。
在這方面,周大林又分析了西方製造業空心化的成因。這是目前的西方價值觀體系和金融業高度發展,以及美元霸權所造成的必然趨勢。
老西蒙非常贊同他所說的這些道理,但他也有一層顧慮,就是中國的這個以發展經濟為核心的上層建築,到底可以維持多久?會不會有改變實質的事件發生?
周大林就笑一下,反問他說:「當老百姓經歷過了,知道美好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時候,還有什麼力量,可以讓十幾億人,重新去過窮苦的日子呢?就如德國,讓他的產業工人重新去過二十世紀前期,沒有工會,沒有保障的日子,他們肯嗎?」
聽到這裡,老西蒙就和他碰了一下酒杯說:「周先生,你成功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慮。」
重啟三十歲人生.
肖邦亂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