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倆特勤(第1/2頁)
章節報錯
向總沒帶隨從,一個人跟著周大林過來的。
他覺得這樣才能顯出來,他和周大林的關係,是先朋友後工作。
在周大林這邊坐一會兒,便帶著從西北帶來的禮物,跟著周大林兩口子,去老程那邊看望他們老兩口。
老程早早就和吳英在家裡準備著了。
能做這麼一家大型企業的老總,向總過去在部隊上的職務,至少得是正師級。老程在部隊的時候,只是個營級幹部。這師長親自過來看望營長,老程不受寵若驚都難啊。
這也是周大林會辦事,把飯安排在老丈人家,向總只好客隨主便,跟著他們過去。
菜老程和吳英按著周大林開的單子,一大早出去都買好了,等著周大林過來,親自下廚。
買菜的路上,吳英還忘不了在他耳邊嘟囔。
“你看看,你去趟西北,把人家給得罪了不說,還差點把廠子給賠進去。要不是大林,咱們現在,恐怕傾家蕩產了吧?你再看看人家大林,去一趟西北,不但和人家向總混成了好朋友,還把你弄丟的合同重新給籤回來。不止如此啊,還把人家向總這尊大佛,給請到了臨水來,親自登門來看望你。
這向總的職務,可不比臨水市長低。這一回呀,你這女婿,可給你掙來個天大的面子!”
說完了這個,她還餘興未盡,繼續感慨說:“這人啊,能力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你呀,沒法和人家大林比,人家才真叫有本事。”接著就叮囑他,“你以後呀,可千萬別再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了。老百姓的命就是老百姓的命,認命才算明智。”
這一回,老程沒回嘴。他覺得吳英說的對。自己過去就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想不到這開工廠做生意,還有這麼多的道道。這些道道,還真不是他這種人可以學會的。
他是親眼見識了周大林做事情的,都是先有計劃,再圍繞著這個計劃來想辦法,辦法還得巧妙。
只是這想辦法,他就沒這個腦子。
就比如重新開啟西北化工這條銷路,人家周大林早就在計劃,派人去西北化工蒐集情報,向他詢問和向總接觸的每一個細節。他囉裡囉嗦說一大堆,結果全是沒用的,只向總喜歡看於曉萱的戲,這一個細節,就被周大林抓住了,圍繞著這個細節做文章,一舉突破了向總這個關卡。
如果是他老程,這個細節絕對抓不住,他也不知道怎麼去運用。你都在人家心裡臭到不能再臭了,還想著重新把裝置再賣給人家,人家根本不可能相信你,也不會給你說明的機會。
重新開啟西北化工這個銷路,在他看來,根本就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可是,人家周大林完成了,讓向總不知不覺就瞭解了臨水真空的現狀,而且深信不疑。
只是這一點,打死老程他都做不到。這就是人和人不一樣的地方了,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他老程沒有金剛鑽,待在家裡老老實實配合著媳婦,免費替她教教孩子,落個好名聲就得啦。
向總來了之後,周大林兩口子進廚房忙活,老程和向總舉杯換盞的,就把自己心裡這些想法,都老老實實跟向總說了。兩個人都有軍人的直爽,倒很是聊得來。
這一天,大家盡興而散,老程還答應向總,等吳英退了休,就帶著她,一起去西北,到向總家住一段時間,和他好好掰掰酒,看誰喝過誰。向總當然滿口答應,表示歡迎。
合同簽訂之後,向總返回西北,周大林也打算回去。不過,他得先在廠裡待幾天,和幾個高管碰碰面,把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說說,高管們再談談他們的看法。不管怎麼樣,西北化工這個合同,絕對不能出一點紕漏。
接連開了幾天晚上的會議,確定了好多細節問題的解決辦法,周大林這才放心,囑咐幾個高管,要敢於下決心,敢於決斷,不要事事都打電話請示他。因為他不在現場,聽別人打電話彙報,容易被別人左右觀點,更容易做錯誤決定。
所以,現場管理第一人,必須學會做決斷。決斷錯了不要緊,接受教訓。失敗是成功之母,下一次就知道怎麼辦了。但是,同樣的錯誤犯兩次,就不是決斷問題,而是能力問題了。
高管們白天忙各自的工作,他不能白天開會佔用大家的時間,也只能等著下了班以後,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會開到晚上八九點,然後和大家一起去酒店吃飯,吃完飯就晚上十點以後了,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個星期。
他也知道高管們辛苦,可是這也沒有辦法。他跟大家解釋他的無奈,大家也理解他。不過他也答應大家,西北化工這第一個單順利完成之後,他不會讓大家白辛苦。
最後一天,和高管們吃完了飯,出了酒店,他到路口上打車回家。
天天這樣弄到很晚,他就沒讓程曉開車來接他。當然了,他的身邊不遠處,就有聘請的著名安保公司的那倆安保特勤。這些人身上都有驚人的藝業,就是專門保衛大人物安全的。有這麼兩個人在不遠跟著,周大林的自身安全,是不會有問題的。
可是,周大林是喜歡低調的人,不願意讓安保人員前呼後擁。像他這樣做事低調到無聲無息的富豪,世界上有很多。服務他這種人,人家安保公司早就有經驗。
那倆身懷絕技的特勤,白天在他公司裡充當保安,他出門就悄無聲息地跟著他。他去西北,去京城,去國外,無論他走到哪裡,他們都不會離他太遠,絕對在確保他安全的距離之內。但是,他們不會打擾他,不干涉他任何事物,對他的私生活更是守口如瓶,這也是幹他們這一行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