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拼命不行啊。她知道自己是怎麼上來的,廠裡許多人也或多或少知道。萬一有一天周大林知道了,還能不能用她這種不乾淨的女人?

周大林找她的時候,可是說,如果她沒有幹好這個工作的能力,他可是要換別人來做的。

這個話,周大林只是順口一說,但聽到於倩耳朵裡,就是晴天霹靂。

她當時就想,是不是周大林知道什麼了,要找個藉口開了她?她只能拿出所有的精力和能力,拿出一份可以讓周大林滿意的報告來。

的確,這兩天,她幾乎就是不吃不睡,所有心思都在這個報告上。

一個讓周大林滿意的報告,在她看來,就是她救命的稻草。

這事兒解釋過去了,周大林的心思也就不在這方面,而是重新移回到於倩的報告上。

“你的報告,我仔細看過了。”他就對於倩說,“還是有些獨到見解的。”

聽他的語氣,對她的報告還算滿意,於倩的心才放到肚子裡。

接著,就聽周大林繼續說下去。

“只是,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外部招聘上。你有沒有想過,咱們工廠內部的問題呀?”周大林就問她。

“內部?”她沒有明白周大林的意思,一臉迷茫。

“對,內部。”周大林肯定說,“我聽真空泵的老人說,真空泵過去可是藏龍臥虎,出過不少各方面的人才。”

看她還不明白,他就解釋說:“你比如說,咱們有許多工人,在車間裡幹了好多年,他們的經驗和技術水平,不見得就比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差。甚至有些個人頭腦、能力強的,完全可以走上職位更高的工作崗位。

實踐出真知,咱雖說不是私企,但個人股份佔主導,不搞國企拿學歷卡人那一套,實事求是,誰有本事就用誰。搞工廠,要的可不完全是書本理論,動手能力有時候更重要。精加工二車間那個平面磨工徐強,你認識吧?”

於倩想想問:“臉挺白,長得挺壯實,三十多歲的那個?”

“對,就是他。”周大林說,“他就給我提過一個很好的建議。他說,工人用千分尺測量工件,各人手勁大小不一樣,擰尺子螺桿的力度就不一樣。這樣,測量出來的尺寸就會有誤差。怎麼樣才能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標準,知道自己加工的工件,尺寸是否正確呢?那就是檢驗員不能和工人一樣,用千分尺來檢驗工件。測量速度慢不說,檢驗員的手勁大小,也不見得那麼標準,測量出來的尺寸,很難說就是標準的。所以,檢驗員最好用死的通止規來檢測工件,這就標準了。

這樣,工人根據自己乾的活到底是超上差了還是超下差了,來判斷自己用尺子的手勁,到底是輕了還是重了,很快就心裡有數,不會幹超差了。

我就問他,那為什麼幹活的工人不能用通止規,那不更省勁嗎?他說,工人幹一件活,得反覆測量好多遍尺寸,直到達到公差要求為止。那一個通止規來回這麼使用,很快就磨損不準確了。你得準備多少通止規才夠用?

我問他,那麼檢驗員那裡,不怕通止規磨損嗎?他說,檢驗員檢測的工件,都是幹好了的,尺寸就在通止規範圍內,檢測的時候,對通止規磨損小,當然就不用天天換,一般一個多月甚至一年換一次,損失就不大了。

你聽聽,我曾經給質檢部開會,提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工人幹活要用千分尺測量工件,你們質檢要儘量用通止規來檢驗工件?就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的上來。”

於倩聽了,沉默一會兒問:“周總您的意思,就是工廠內部,像徐強這樣的工人,也可以提上來搞管理?”

周大林說:“我的意思,是工人裡面也有適合做其他更重要工作的人才。不只是工人,我們的職員、技術人員裡面,也不見得就沒有更好的人才。我只是給你提供一個思路,儲備人才,要廠內、廠外,雙管齊下。”

於倩就又想一會兒說:“周總您看是不是這樣?咱們在廠內呢,也搞一個崗位招聘。把需要的崗位都公佈出去,允許所有員工應聘。然後,咱們就像對外招聘一樣,透過各種應試,把符合條件的員工都登記在冊,做為儲備人才。將來哪個崗位出現空缺,咱們就優先從這些儲備人才當中,選擇最合適的填充進來?”

想一下就又說:“當然了,最好是先從副職幹起,積累一定經驗之後,再做正職。這樣出錯機率會小一些。”

“嗯嗯。”周大林就誇獎她說,“舉一反三,連我應該想到的都替我想了,不錯不錯。”

聽周大林誇她,於倩的心終於放到肚子裡。

可接著周大林就笑了說,“哎呀,你工作能力比較全面,又是企業管理專業畢業,我還真有點捨不得放你離開我了。要不,你別去做人事部經理了,還是留在我身邊,給我做秘書怎麼樣?你放心,薪水方面,我保證你在我身邊,比做人事部經理要高。不但要高,還要高出很多來。”

他這話說的有些曖昧,笑的也有些過於詭異。於倩心裡一哆嗦,剛放進肚子裡的小心臟,就又提到嗓子眼兒上來了。

聽他這語氣,明明是在向她在暗示什麼。老總秘書,職位也就是比普通職員高一點,怎麼會拿工資比部門經理還高?

除非,就像她給趙世豪做辦公室主任一樣。這秘書,還不是要和小蜜畫等號啊?

她尷尬地笑笑說:“周總,我都三十多了,給你做秘書,那個,不太合適吧?要不,您再考慮考慮,還是選個年齡小一點的?”

周大林就哈哈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