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周大林給老程的解釋就是,你心太善,心裡總把人往好裡想,不適合當老闆。

要知道,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這年頭,做為資本家,你狠不下心來,工人就黑你!

對付工人,在周大林那裡,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因為無論做什麼事業,可以做簡單粗笨活的純勞動力容易找到,難找的是人才。

什麼是人才?不是上過大學,研究生、留學生,博士、博士後就是人才,是可用之才。像劉大強這樣有技術,動手能力強的帶班長就是人才,孟慶水是人才,吳慶林是人才,紮實肯幹的於倩,也是人才。

甚至修裝置水平高的維修工人,在他眼裡,也是人才。他接手以後,就把維修班合併到技術部裡去了,拿他們當技術人員看待。

當然了,想得到這個待遇,你手裡也得有絕活。精熟各種機床構造,準確判斷故障。靠一把刮刀,把機床導軌修平,恢復出廠精度,你做得到你才是人才。

做不到,只會拿扳手卸螺絲,哪裡涼快你上哪裡待著去吧。有力氣的勞動力我有的是,不缺你一個。

老程就覺得周大林過於殘酷了。

他從小受的教育,工人是領導階級。到周大林這裡,怎麼可以如此對待他們?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不就是為了讓所有窮人都過上好日子嗎?你這麼對待工人,這不是復辟嗎?這不是黑心資本家嗎?他老程搞工廠的初衷,是為了更多的人有工作,吃上飯,可不是為了自己賺錢!

“要想更多人有工作,也得先保住工廠啊?”

周大林就對他講。

“工廠都保不住,你怎麼創造就業崗位?工廠倒了,所有工人就更吃不上飯了!”

要保住工廠,就得有規矩,不能由著工人的性子來,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有時候,真理並不是掌握在大多數人手裡,這也是偉人講過的。

西方政體的弊病,正在於執行大多數人的意見,所以才會一團亂麻,才把這個世界攪合的烽煙四起,不得安寧。

他這麼做,正是處於偉人人人平等的思想。他並沒有剝奪任何一個工人掙更多錢,過更好生活的權力。

還是拿外圓磨工序做例子。加工一個合格工件八塊錢,技術越高,熟練度越高的工人,一天干的越多,掙的就越多。熟練技術工人一天干十幾個,拿一百多塊錢,一月的工資,都可以是社會平均工資的兩倍了,照樣可以過幸福的日子。

像劉大強這樣的技術工人,脫產做帶班長,只要他盡心盡力,不出錯,一月可以拿到五千以上的工資,比一般技術管理人員的工資都高。

劉大強也是工人吧?他可以過比一般人更好的日子。

每個人,包括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甚至包括他周大林,都有過幸福生活的權力。關鍵你這個幸福生活,得靠你的真本事得來,不能靠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去獲得。

工人淨幹不合格產品,損害了工廠的利益,還拿著高工資,這就不合理,就不能慣這個毛病!

同樣,他周大林也不是黑心資本家。他把工廠搞好了,積累了財富,再次投入工廠,擴大再生產,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人有飯吃,這叫回報社會。

他一個人能禍禍多少錢財呀?掙來的錢還是要用到老程所說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這才叫良性迴圈啊。

老程說不過周大林,又覺得他說的話,好像也有道理。可是,又好像哪裡不對,與他在部隊上受的教育不是一碼事。

思慮再三,他還是決定回家,不跟著周大林攪合了。工廠的水太深了,好多東西都不是他能搞明白的。

心裡裝滿了疑惑,也裝滿了失落,越發覺得自己是個廢人,幹什麼都沒有可以說的通的道理支援,他心裡的煩惱,也只有他這麼大年紀的人,才能理解的了。

他們那一代人做事情,和現在的這一代人做事情,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這一代人工作,主要的目的,恐怕就是為了掙更多的錢,讓自己生活的更幸福。因為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是靠金錢衡量的,甚至包括婚姻和愛情。

沒有錢,漂亮妹妹連正眼都不願意看你,你長得再帥也沒有個鳥用。

身家百萬,你就是再醜,都能找個如花似玉的媳婦。

所以,大家基本都變了金錢的奴隸。

而老程那一代人不是這樣的。他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搞工廠是為社會做貢獻,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要有一個他可以接受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絕對不是以金錢做為最終目的的。

這,恐怕就是難以逾越的代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