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工廠的失敗,讓老程徹底失去了自信。

他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沒有趙世豪從裡面搗亂,他也搞不好真空泵廠。

周大林接手工廠以後,科學系統地對工廠實行改造,這才讓他知道,什麼叫搞工廠。和人家一對比,他那隻能叫瞎胡鬧。

就說工人這幹活,過去根本就沒個標準,而是能用就行。

不是老程不想出高質量的產品,而是工人幹不出來。

按著圖紙上的工藝要求去卡,那工人幹出來的,就沒一件是合格的。你不能把幹出來的工件都廢掉吧,那得多大的損失啊?

工人也不幹呢。我幹一天都是廢品,按照工廠的規定,還得罰錢。好麼,我幹一天還得給你倒找錢,哪有這樣的道理?

放棄檢驗標準,不是趙世豪的主意,是老程無奈之下,折中的辦法。

反正工件安裝到裝置上也能用,就那麼地吧。

正是他這種能用就行的思想,徹底毀掉了真空泵廠所有員工的質量意識。

不按要求幹,出活快,掙的多啊。既然這樣也行,誰還管圖紙要求啊?

於是,工人們就說技術部那幫人形而上學,出的圖紙根本不實用,按著圖紙幹不出來嘛。

老程對搞工廠沒了信心,不是因為西北化工那個訂單斷掉了工廠的資金鍊。女婿是幹什麼的他知道,手裡的錢都是論億算的,實在沒錢,厚著臉皮找周大林要唄。

銀行貸款還不上,銀行也不能吃了他。再說公家還有40%的股份在裡面呢,肯定會幫他想辦法。

關鍵還在於,把資金鍊續上以後,工廠可以繼續運轉了,可還是幹不出圖紙上要求的合格品來,這還搞個什麼大勁兒?越搞越賠呀!

周大林過來,他覺得周大林也不見得有辦法弄出合格品來。

可是,短短三天,周大林就給他上了一課,什麼叫搞工廠?

他從磨工工序開始,把所有磨工都叫到會議室開會,技術部負責圖紙和工藝的技術員也過來了,先討論圖紙是不是形而上學,不切實際?

那些圖紙,都不是存在一天兩天了,從國企時代開始,真空泵行業就有了國家標準,甚至有些標準,還是臨水真空泵廠制定的。這也足可以看出,當時臨水真空在這個行業當中的地位。

可是,改開發展到今天,工人竟然不會按圖紙要求幹活了。

周大林先問國企時代就一直在磨工工序幹磨工的兩個工人,過去他們能不能幹出合格品來?

那倆磨工都四十多了,當然知道,過去肯定能幹出來。

可是,過去是吃大鍋飯,按工資級別拿工資,不計件啊,一天干一件也是那麼多錢,慢慢幹唄。

現在不行啊,一天干一件,喝湯都喝不上啊。也不是從現在開始,就幹不出合格品來了,從國企搞市場經濟開始,按工時計算工資,就幹不出來了。工人得先把工資掙出來,夠養家的吧?

開會的時候,老程也在呢,那時候他還上班,還想著看看周大林怎麼管工廠。

聽兩個老工人說到這裡,他就覺得周大林沒辦法了。

按照他們這個說法,這一天只幹一個工件,這一個工件的成本得有多高啊?那每個工件都這麼搞,生產出來的真空泵倒是質量上去了,可成本得是別人生產的十幾倍,誰肯買啊?

卻不料,周大林的表態,讓他大吃一驚。

“工價,一分不漲。工件幹出來,還必須符合圖紙工藝要求。你們誰覺得幹不了,現在就給我走人!”

會議室裡頃刻鴉雀無聲。

他手裡拿著一份發黃的舊報紙,臉色冰冷。

“這是我在辦公樓上,過去國企時代的檔案室裡,找到的一份舊報紙。”

他面無表情說:“一九九六年的,是臨水真空自己的廠報。這上面說,泵軸車間外圓磨工劉大強,一年幹了三年的活,件件合格,被評為全廠先進生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