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提問題歸我,解決問題歸你(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大林給老程拾掇著真空泵廠那個他捅的大窟窿,腦袋裡還得琢磨著他在家沒事兒乾淨搗亂這個小窟窿。
老程精力旺盛啊,沒點事兒幹,佔著他的時間,他就總能發明點稀奇古怪的東東,搞的全家人不得安生。
老程事小,工廠事大啊。他只能先顧工廠。
解決了工人工資和外面追債,也只是剛剛開始,還有好多的事情在等著他。
對財務部進行整頓的同時,他接著就開始了對營銷部的整頓。
朱二軍進去了,供出來不少東西,也從他那裡,追回來不少錢款,夠給廠裡工人發一個月的工資了。
藉著朱二軍這個事兒,周大林給營銷部開會,限所有業務員一個星期之內,有問題的交代問題,私吞了工廠錢款的,主動交代,把款還上,既往不咎。否則,移交司法機關。
有孟慶水那個財會福爾摩斯在,那些心裡有鬼的業務員,還真不敢抱僥倖心理。
這傢伙看賬本的本事,那絕對不是蓋的。當年原真空泵廠讓他提前退休,就是因為他那雙眼睛忒毒,領導們乾點什麼壞事,無論大小,只要他看過賬目,就瞞不過他。
趙世豪在真空泵廠待過,當然知道孟慶水的本事,所以他才處心積慮地要把老傢伙趕走。利用程曉的介入,製造老程不信任孟慶水的謠言,最終趕走了他。
如果孟慶水在,老程絕對不會跌這麼大的跟斗。
對營銷部,他給了吳慶林很大的自我管理許可權。
首先在營銷部用人上,他把所有權力都給了吳慶林。
用多少人,都用誰,完全由吳慶林說了算。哪怕現有的營銷部員工,他一個都不用,自己去找人呢,周大林都不干預。前提就是每月必須保障生產這邊不能閒著,也就是說,得有足夠的活,養活所有員工。有這個基礎之後,營銷部才有產值提成。
這樣算下來,營銷部每月的簽單,就不能低於五千萬。
吳慶林聽著也是頭疼。做西北化工那個訂單做的,丟車保帥的,已經扔了很多客戶。以現在這個客戶保有量和銷售速度,每月滿打滿算,也就能有三千萬的訂單。
可是他不答應周大林這個條件,這個營銷部經理,就得讓給別人來做。
周大林制定了新的階梯式營銷獎勵機制,每月產值五千萬是一個獎勵提成標準,六千萬又是一個更高的標準,以此類推,訂單越多,做為營銷主管,他拿到的工資就越高。
按這個標準推算下來,每月產值達到一個億,他個人的月工資就是六位數,太誘人了!
真空泵廠輝煌的時候,年產值是上百億啊!
現在,有周大林這麼個懂行的管理者領導,吳慶林是相信的,真空泵廠還會有輝煌的那一天。
他咬牙和周大林簽了承包合同。
這個合同一簽,營銷部就完全由他說了算了。盈虧自負,用誰不用誰,接誰的單,不接誰的單,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
不過,營銷部接單,還是要和公關、財會兩部門聯動。客戶資訊、聯絡方式,要同時共享給其餘兩部門。同樣,公關也會把自己在風控過程中瞭解到的所有資訊,和營銷部分享。
這年頭資訊就是金錢,資訊暢通,營銷部的工作就好做了許多。
有臨水真空泵這塊招牌,客戶主動找上門的,網上聯絡的,但凡廠裡的業務,都歸營銷部,周大林絕不耍賴,和他爭客戶,搶他的分成。
吳慶林找了兩個業務能力強的做副手,讓他們帶著業務員全國各地跑一圈,又發展了很多新的使用者。
一個月操作下來,粗略估算,接單破億應該沒有問題。
有了這麼多的訂單,營銷部人手少了就玩不轉了。可吳慶林還是隻用了原來的十多個老人,沒敢招聘新人。
就是接單,他也是隻接一部分信譽好的老客戶。對新客戶,他還是十分謹慎,只有選擇地接一小部分業務。
他還是擔心真空泵廠的產品質量啊。質量不行,做為營銷,他就是再有本事,接再多的客戶來,也沒有什麼用啊。產品總是出毛病,到時候不斷丟客戶不說,尾款收不回來,客戶越多,他的麻煩越多。
他斟酌再三,第一個月,還是先完成五千萬的基本任務,看看形勢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