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達到目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辦公室裡,除了周大林的聲音,再無其他聲音。
大家都在靜悄悄地,全神貫注地聽他講話。
這是自老程接手真空泵廠以來,開的最令人心情舒暢的一個會議了,他們終於迎來了一個專業的,懂行的領導人。
“在有質量要求的情況下,生產工人的出活速度,會顯著降低。能達到多少?我的預測是,初期的速度,可能沒有現在出活速度的一半。適應一段時間以後,能達到過去70%的速度,就算高效率了。再加上廢品罰款,我的看法,初始階段,他們連現在一半的工資都拿不上!
當然,因為過去的無度放縱,他們習慣了高工資。工資突然降下來,他們肯定會不適應,甚至會鬧事,還有的會以辭職相威脅。
這個我們不怕。想辭職的,可以立刻走人。社會上,高學歷,有經驗的技術管理人員不好找。不想學技術,提高自己的機加技能,只想著投機取巧坑工廠錢的工人,到處都是,我一個都不想留!在我這樣的要求下留下的,才是有組織有紀律,講道理的工人精英,這樣的工人,才值得培養。
我不是怕工人們掙錢多。大家出來就是為了掙錢的,累死累活一天也不容易。可這錢得掙的光明正大,拿的理直氣壯!把服務的工廠幹垮了,他們自己卻掙了高工資,這樣的工人我不要!
如果大家在能夠保證質量的的情況下,還能像現在這樣拿工資,那倒是好事,那才是有效率的,真正的優秀技術工人。這樣能幹的工人,才是真正能幹,才是我們需要的。過去那些所謂能幹的工人,那不叫能幹,那叫作死。蠻幹、瞎幹,把工廠乾死了,也把自己的飯碗幹丟了。這樣的工人,我們永遠不需要!
只要可以保證質量,我不怕工人拿工資,拿的越多越好。
這就是下面我要講的人機效率的問題。”
人機效率?在座的單位主管,竟然有多半是頭一回聽說這個名詞。
周大林就往下講。
“一個生產企業要發展,要贏利,第一就要講究人機效率。
一臺裝置,一個工人工作八小時,幹十個工件出來,另一個只能幹八個。第一個的人機效率,就比第二個高。
這是人機效率直觀的意思。同樣是我說的那兩個工人,第一個雖然乾的多,但十個工件裡面,有四個是廢的。第二個工人八件只廢了一個,誰的人機效率高?當然是第二個工人。
所以,人機效率,是一個綜合評價得出來的資料,也不僅僅是隻用數量和成品率來衡量。這裡面還有一個衡量標準,叫裝置故障率。第一個工人不顧自己操縱的機床可不可以承受,違反操作規程,盲目加大刀具進給量,總是讓機床超負荷運轉。最終他活幹出來了,我本來可以用五年的裝置,他一年就給我造廢了,這也不行。
所以,生產部你們要注意,下一步,裝置維修這一塊,我會從你們那裡抽調出來,歸綜合辦公室統一管理。綜合辦公室於倩經理,你要讓你手下的統計人員,把裝置故障率統計下來,計算進人機效率當中去。要搞一套公式,把這個東西資料化。也就是說,我要的人機效率,是具體數字,明白嗎?”
“明白。”於倩就簡單回答了兩個字。
“明白?”周大林倒不相信她能明白這個。他問,“那你說說,你準備怎麼來把這個東西資料化?”
於倩就不慌不忙回答說:“這個書本上有啊,原先我也跟趙經理提過,不能這麼由著工人糟裝置,要有個限制措施,他不聽啊。”
“噢,書本上有?”周大林不由就嘟囔一句。
他竟然不知道書本上有這東西。他的所謂人機效率,是他做企業副總的時候,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東西。
“你上學的時候是學什麼的?”他就問於倩。
於倩回答說:“企業管理啊。你說的人機效率,我上學的時候學過,課本上就有現成的公式。”
尼瑪,當初他竟然不知道有現成的公式,竟然自造了一套計算方式出來。
也難怪,他上大學的時候,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他不知道也不奇怪。
“那你回去以後,給我弄個方案出來,我看看。”他就對於倩說,“你要搞得好,你去當生產經理,和老劉換換,讓他也坐兩天辦公室,嚐嚐這個被人整天催的滋味,以後他就不說你整天閒的沒事幹,進個材料都搞這麼慢了。”
於倩知道他開玩笑,嘿嘿一笑說:“周總,劉經理的工作太辛苦,我這小身體真幹不了他的工作。我還是在我的位置上,繼續受劉經理的抱怨吧。說實話,周總你回來了,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興奮著呢。雖然我們現在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可是隻要有你在,我們相信,真空泵絕對可以渡過這個難關的!”
後面的話,就純粹屬於拍馬屁了。不過美女拍他馬屁,他還是很受用的。
受用歸受用,程曉還在這兒呢。
他剛才和於倩開玩笑,就是腦子一熱,把程曉在這兒這個茬給忘了。
現在想起來了,這個話題就不能再進行下去了。
他直接話題一轉,對營銷主管吳慶林說:“說說你那邊的情況。西北化工出這麼大的紕漏,也不知道你這個營銷主管是怎麼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