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一年的年底,一款快腿的訂餐軟體,就在手機上普及開來。快腿在全國的大都市,開始設立自己的分部,招聘送餐員和飯館加盟。線上服務這一塊,也真正走上了臺前,由純投入進入盈利階段。

到這時候,劉璐兩口子,也不能待在省城了。他們把手頭的工作,交接給精心培養的手下,帶上部分精幹人員,搬到京城總部工作。省城的快腿,也成了總部屬下的第一個分部。

京城的快腿,儼然有了大公司模樣,辦公場地佔了整整四層樓。

從此,快腿分成了三個部分。線下部分劉璐負責,在全國各地設立分部,組織加盟商和加盟員工。劉建軍還是負責教育,但不再搞打擦邊球的線下訓練營,而是組織網上各種收費培訓。從中考、高考一直到考級、託福,以後還要搞專業技能培訓,聯絡各方面名師,製作教育課影片。周琦則繼續負責軟體程式設計、設計和網路維護工作。

三個人各自負責一個大項,底下公關、營銷、技術、人力、財務等等,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被稱作快腿三巨頭。

三方面的協調,則由周大林親自負責。他坐鎮京城總部,招聘有經驗的管理人員,組成了一個精幹的管理團隊,來協助他統一協調三個部門的工作。

本來,這個工作,他是打算交給劉璐來負責的。她這些年建立起來的威信,也足以勝任這個工作。只是,劉璐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來代替她,總是騰不出手來。

其實,劉璐一直在周大林指導下工作,面對具有超凡前瞻性的老闆,她總是有些不自信。但周大林只要硬逼著她,把她強按在老總的位置上,她也不是做不好。

只是,程曉的不懂事,讓他放棄了閒下來的打算。

劉璐臨去京城之前,去了一趟臨水,和程曉見了一面。

程曉這麼久沒回省城,她猜想,可能是和周大林鬧矛盾了。周大林也有些反常,沒有回臨水去找程曉。

按著以往周大林的性格,他早應該回臨水,哄好了程曉,把她給接回來了。他卻推脫說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程曉那邊幫她爸搞工廠,也忙,脫不開身。

這固然跟周大林忙快腿的事情有關係。可是,還是和過去一樣,他又不做具體工作,只是拿個主意,指個方向,完全不用天天待待在京城總部裡,不去找程曉。

電話裡,程曉也不承認跟周大林鬧矛盾。她還是不放心,去京城之前,自己開了車來找程曉。

程曉還真的是很忙。

七月中旬,也就是孟慶水生病請假不久,西北一家大型化工集團公司,集體採購一批大型耐腐蝕水環真空裝置,正在國內招標,向臨水真空泵廠發來了邀請函。

從邀請函的說明上看,這批招標裝置的數量,接近兩千臺,還都是大型號的裝置。

這是個兩億多的大訂單啊!如果能把這個訂單拿下來,真空泵廠一年不接其他訂單,都吃喝不愁了。

能接這種大訂單的廠家,全國屈指可數,他們勉強可以算是一家。當然了,依靠他們現在的生產能力,三年他們都不見得能幹這麼多出來。

可是,他們依託全國泵業之都的優勢,把周邊的零配件製造小企業聯合起來,生產出所有裝置的零配件,是沒有問題的。

有了裝置配件了,就只剩下組裝了。閒散工人他們多的是,把這些工人組織起來,把裝配車間再擴大一倍,組裝就不成問題了。反正他們有的是閒置車間,不怕沒地方擴容。

這是國內其他真空泵企業所無法企及的優勢。另外,就是臨水真空這塊曾經是全國真空行業龍頭老大的,響噹噹的牌子,震都能把別人震一溜跟斗。

儘管臨水真空早就易主,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臨水真空了,可國內有多少人知道?要不人家會向他們發招標邀請函呢。

這時候,就看出來臨水真空這塊招牌的作用來了。沒有它,就現在工廠這個樣子,根本就沒有接大訂單的資格。

老程和趙世豪親自出馬,帶上營銷副經理朱二軍,還有相關技術人員,去了西北。

沒有帶營銷主管吳慶林,是趙世豪的主意。

這種招標會,需要做標書的。就算是根據人家事先說明的要求,在家裡做好了標書,到了招標現場,根據前來投標的各企業,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況,和招標企業的臨時變化,標書還是需要不斷修改,才能達到中標目的。吳慶林從來沒有參加過這麼大的招標會,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不如帶著經驗豐富的朱二軍,以便於現場臨時決斷。

那年代,除了臨水真空泵廠,全國大型的真空泵廠還不多。招標會上,只來了五家企業,其中一家還是西蒙公司,帶隊的就是那個劉副總。

趙世豪看到劉副總,守著老程就嘲笑他說:“你們來幹什麼?你們連工廠都沒有,有生產能力嗎?”

劉副總倒是表現的溫文爾雅,輕描淡寫地說:“西蒙公司是世界知名製造集團公司,在世界十幾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大型的泵業基地,我們在亞洲就有兩個。嘲笑我們的生產能力,趙經理,你未免過於孤陋寡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