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在明知石子場保不住的情況下,豁出去不要石子場,讓自己的叔叔兩口子和工人們撤出來,即便石子場沒有了,憑著那些單位還沒給他結算的款項,只要他能要出來,還是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是,沒有如果了。

但他終於明白,周大林就是看到了他的貪婪,併成功利用了這一點,才最終把他給害到了這一步!

生意人,不可以不貪婪,但貪婪得有度,得知道適可而止!

他終於明白,周大林為什麼在片鹼市場最好的時候,突然放棄了。

如果不放棄,他後面的結果,恐怕也是不得善終!

他太年輕了,不懂得這個道理,而周大林也從來不教他這個道理。他只是教他如何謀利,讓他最終掉進他設計好的陷阱裡!

想明白了這一點,他心裡豁然開朗。

現在,他已經可以算一個成熟的商人了,只要他出去了,他還是可以東山再起。只是,這個被周大林坑了的仇,他必須得報!

他也要像周大林那樣,不顯山不露水,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心裡的這些想法,他誰都沒有告訴,就是父母過來探監的時候,提及老程怎麼幫他們,周大林怎麼幫他們,他心裡恨的直咬牙,依舊是面帶誠懇,對父母說:“真的得好好感謝他們!等我出去了,我還想跟著程叔幹。跟著周哥幹,再不會自以為是了。”

這時候,情場得意,生意順利的周大林,卻根本就沒有想到,在裡面關著的趙世豪,會無師自通,不但想明白了他搞的這個陰謀,而且想明白了今後的道路。

儘管他一再說和氣生財,可他骨子裡並不是生意人,而是像黃導、劉編那樣的性情漢子。

不牽扯到自己愛著的人,小的恩怨,他可能會一笑置之。

可是,趙世豪上一世毀了程曉一生,他就不能不報復了。他也沒有料到,趙世豪會貪婪到不顧自己叔叔和工人的性命,闖這麼大一個禍出來,他只是想讓他破財,給他個教訓。

這個世界上,小人都是惡毒的。所以,寧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周大林明明知道,趙世豪骨子裡就是個小人,卻自持聰明,自以為他的詭計沒人可以識破,這就犯了不能得罪小人的錯誤。

又在臨水住了一個星期,他便和程曉開了那輛捷豹,向南方出發了。

他們是先在地圖上選好了一個城市,再從地圖手冊上找好路線,然後便按著這路線走下去。如果中途碰到好玩兒的地方,他們也會停下來。

反正不缺錢,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唄。

吳英都羨慕他們這種出行的方式了,甚至想請了假,跟著女兒女婿一塊兒出去玩他一年。可她那一代人受的教育,特別是當老師的責任感,還是讓她放棄了跟著出去的想法。

程曉和周大林倒是希望他們老兩口,一起出去玩玩。沒必要非跟著他們,老程開車技術最好,買個越野,自己帶著老婆出去玩個一年半載的,也不是不行。

周大林的父母,是因為他們今年結婚,這才沒有出去。等他們結了婚,老兩口早就等不及一般,率先自駕游去了,比他們走的都早。

老程心裡惦記的事情太多,肯定不願意出門。他惦記著那輛大巴車,還惦記著老趙,根本走不開。

程曉就勸她媽說,實在不行,就等她退了休,再跟著他們出去。反正在家也不工作,他們肯定不會只出去這一次啊。

吳英聽了,就“哼”一聲說閨女:“你呀,想得美!等你有了孩子呀,你就是不上班,也出不去了。”

程曉對有孩子這事兒還沒概念。在她看來,反正有錢,有孩子可以請保姆看著啊,還能因為孩子,就讓她沒了自由呀?

殊不知,二十年以後的程曉,恰恰是因為孩子,而沒法和周大林在一起,卻不得不和趙世豪維持著名存實亡的婚姻。

關於孩子,周大林還保持著比較清醒的認識。雖然他今年已經三十三了,可程曉只有二十二歲,還不是要孩子的最佳年齡。他想等一等,等程曉到了最佳生育年齡再說。

對他這種富豪來說,晚兩年要孩子也沒什麼,不像普通人家一樣,擔心要孩子晚了,將來不等孩子成年,有了養活自己的能力,他就老了。而且,他知道,將來國家會開放生育政策,那時候程曉還不到四十歲,說不定還能多給他生兩個呢,他不著急。

他不急,他爸媽急。沒結婚之前就跟他打好招呼了,結婚以後,儘快要孩子。程曉年輕不要緊,他們給看著。

曉琳的孩子多多都上小學了,他們再不要,難道要等到多多上初中啊?

周大林心說,我們要不要孩子,跟多多上小學初中,有什麼關係啊?但他也不敢說不要,父母說他就答應著,反正要不要的還得他說了算。

程曉對這個沒有什麼主見,她就聽周大林的。周大林讓她糊弄公公婆婆,她心裡雖然覺得不太好,可還是照著他的主意去幹。